为了人才充分交流展示,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中关村创新创业人才交流活动系列活动中已经成功组织12期。11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祁凯教授在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分享了主题为《中美竞争与中资跨国企业的重大挑战》的讲座。

图:祁凯教授
祁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中国作为日益崛起的东方大国,在业界是一颗闪耀的新星,而中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美关系这个政治性因素。中美关系的急剧走低,给中国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带来了前有未有的重大挑战。这些中资企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对国际化发展充满期待,然而美国的遏制却在严重威胁企业发展乃至基本生存。如何研判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已经成为中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祁凯教授在讲座中还就中美关系为何急剧坠落、对中资跨国企业的重大挑战有哪些、中资跨国企业应当如何应对中美关系变化等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一段时间了。从祁凯教授给出的数据来看,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8年这40年的经济的腾飞对美国产生重大刺激,对于自诩为全球唯一霸权国的美国而言,中国的发展是为了取代美国的地位成为新的霸权。美国崛起的优势是高科技,虽然美国在各种尖端领域拔尖,但发现中国正在奋起直追,甚至在某些领域(5G,自动驾驶等)出现了“弯道超车”的情况,这在美国人眼里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对中资企业的遏制不止根据企业的规模,还跟企业领域有关,比如从事5G、AI、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很有可能被美国商务部禁令。“血统论”会使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受到阻碍。在围追堵截下,中美企业之间开始产生了一堵不互通的墙,隔成了两个“房间”,导致国际营商环境的冷战化。

图:祁凯教授接受聘书
针对中资跨国企业如何应对中美关系变化,祁凯教授进行了解读。首先企业要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和立场问题,特别是在中美竞争越来越强的时代,中资企业背后要依靠中国政府和中国市场,向美国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并不能解决问题。其次要认清中美存在竞争的事实。最后还要加强战术上的重视,比如在公司宣传的时候不要过分高调,也不要低估美国的情报收集能力,保密意识要加强等,企业进军美国市场之前应当提前做好准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