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讯 3月18日,由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施工的广州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工程鱼珠至珠村站左线盾构施工完成第55环,标志着该区间盾构施工顺利通过不良地质风险段。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承担建设的广州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工程鱼珠站E44#盾构井至东圃站E43#盾构井双向区间盾构施工,于2018年12月11日在鱼珠站E44#盾构井左线实现全线首台盾构始发。该线段20环至50环位置地层复杂,该地层至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海陆交互淤泥质土、砂层、粉质黏土、全风化含砾砂岩、强(中)风化含砾砂岩多种地质交互区,交互坡度大,属于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沉降风险极高,施工中沉降控制难度极大,加之隧道沿线管线繁多,该地段定性为盾构施工通过地质不良极度风险段。
面对挑战,中铁五局广州地铁十三号线施工项目部迎难而上,认真做好施工专项方案、设备物资等准备工作,组织技术骨干对专项施工方案和各项应急预案进行再三优化,并邀请盾构施工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同时加强盾构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调整优化掘进参数,严格控制出土量,提高盾构施工质量,加强地质、地面监测巡检,最大程度减少盾构复杂地层掘进安全风险。经过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目前顺利通过该不良地质风险段,为下一步盾构顺利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广州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呈东西走向,东起鱼珠站与首期工程相接,北至朝阳站,途径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五个区,线路全长33.8公里,均为地下线敷设,共设置23座车站。建成后,进一步完善线网结构,解决黄埔区、增城区新塘等地居民的出行问题,构建城市东西快线,加强城市东西部区域与中心城区联系。(陈凯张振鹏 李擎柱 王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