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房产 > 房产 > 正文
云游山水 寻趣自然——袈蓝建筑山水野奢风格酒店作品
来源:       时间:2017/12/8 9:40:35     
溪园酒店项目位于北京平谷城区15公里外的金海湖国际度假区内,是袈蓝建筑为山水文园集团设计的一个高端度假村。 
1.jpg

  设计单位:袈蓝建筑

  主设:邹迎晞

  项目地址: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度假区

  一期占地面积:20000平米

  一期建筑面积:3100平米

  设计&施工时间: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10月

  关键词:度假、野奢、全景、云形连廊

2.jpg

3.jpg

  溪园酒店项目位于北京平谷城区15公里外的金海湖国际度假区内,是袈蓝建筑为山水文园集团设计的一个高端度假村。酒店所在半岛比邻水域中心岛,与景区中心建筑湖光塔对望。场地依山傍水,前身是一个废弃的度假庄园,经过扩建改造如今重新定义为野奢高端度假目的地。

4.jpg

  酒店改造前,建筑布局零散,互相孤立,袈蓝建筑接手后首先梳理了设计上的逻辑。基于半岛三面环水面山的环境,设计师把“野”放大,融入体验,力求打造与自然、植物之间舒适有趣的沉浸式互动,并在整体上实现360°观景效果。为了保证视野的开阔,同时打破原有环境的单一,设计师在原本的散落建筑之间、外延嵌入了不同体量高低错落的开阔长方形露台,既以实现功能需求,也使建筑群形成了新的布局结构。

5.jpg

6.jpg

7.jpg

  同时在半岛视野最为开阔的位置打造出及功能性与视觉体验于一体的标志建筑——观景餐厅和天空观景台。这个新建内容在湖岸与酒店居住区之间的半坡位置,形成游与居之间的小憩之所。餐厅与周边植物共生,以更贴近的方式感受北方四季分明的生态变化。餐厅屋顶跟随建筑群整体风格,是平层、见方的空旷露台。向上延伸,与整体建筑的自然调性相融合,同时又通过屋顶不同于半岛其它建筑形态建造的玻璃观景台,让阳光、视野360度无碍放开,为游览者创造出舒展于“野”,自由呼吸的体验。

1.jpg

2.jpg

3.jpg

  在对主体建筑元素重置之后,项目主设计师邹迎晞对场域内不同建筑的关联也进行了新的连接规划,通过曲直相应、高低错落的廊道把原本孤立的各个建筑通连接起来。廊道在平台与各个功能区当中穿插交通,上下流动,为游览者创造出景观最大化的观赏路线。从房间到露台,居住者可以通过游廊在私领域和公共空间内自由穿梭,远观山望塔,近戏水闲庭。

4.jpg

5.jpg

6.jpg

  为了软化直线和方形的空间构图,设计师在观景栈道部分使用了柔和的曲线设计,打造出一个流动蜿蜒的云形连廊。它在两个不同高度之间形成连接,优化了空间和景观的层次,同时借此埋下伏笔,体现出设计师邹迎晞主张的“有无相生”设计哲学。屋顶露台、观景平台以及木栈道之间形成一个庞大的栈道游览体系。四周几乎尽数保留了当地原有不同物种的树木,游人穿行期间,四季均有果实成熟,将是一个不断发现惊喜的过程。

1.jpg

2.jpg

3.jpg

  在改造中的材料应用上,袈蓝建筑采用了就地取材的方式,应用当地的柴禾、卵石及木材,因地制宜地将野奢定位融入视觉当中。酒店外立面以环绕着建筑露台垂直排列的柴木为特色,强化了“野”的风情,卵石垒起一道道朴拙自然的围墙,木材作为主材与景观一同描绘出充满古韵的山水画作。在邹迎晞看来,就地取材不仅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且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基因匹配”。“建筑没有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溪园酒店是适合这个场地而“生长”下来的建筑,会随之存在,也随之毁灭。

1.jpg

2.jpg

3.jpg

4.jpg

  作为国内田园综合体项目设计的先行者,袈蓝建筑在溪园酒店项目上的实践无疑也蕴含着田园综合体的某些设计思维,它不只是景观和建筑的结合,更隐含人与自然的对话,文化、旅游与居住的融合。

5.jpg

  更多袈蓝建筑作品请访问www.bau-jl.com浏览。

  主持设计师介绍:

6.jpg

  邹迎晞

  袈蓝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袈蓝公社创办人

  德国 SYN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和柏林艺术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曾任职于德国著名的 OTTO STEIDLE 建筑设计事务所, 后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袈蓝建筑, 擅长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规划与实施,设计完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燕效校区、田园东方无锡田园综合体、蚂蜂窝全球总部、金海湖区域规划及地标建筑设计等代表性建筑设计作品。 近年来以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文化旅游项目为主要创作方向, 不仅关注建筑设计与城乡生活的关系,更涉及用文化带入消弭城乡思维鸿沟。

  经历:

  邹迎晞 1973 年出生于北京,大学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毕业后留校加入了学院环境艺术发展中心从事研究与实践。后赴德国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柏林艺术大学建筑设计硕士学位。

  在德国求学期间, 邹迎晞曾同时就职于德国著名的 OTTO STEIDLE 建筑设计事务所, 后与两位德国同学在德国共同创建了 syn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事务所。 syn architecture 2004 年参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博物馆设计方案竞标,并在竞标中胜出,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让邹迎晞对于东方文化、哲学、审美有了新的思考,同时也将他的事业发展重心拉回到中国。

  回国后,邹迎晞加入了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任职总建筑师。在之后的近十年中,不仅主导完成了龙门石窟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燕郊校区这样的代表性建筑设计作品,同时还指导完成了众多商业与地产项目的设计及落成,在大型综合建筑项目的总体把控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3年,邹迎晞借由参与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的设计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生关联,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设计重心投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规划与设计领域, 并在 2015 年, 创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袈蓝建筑。 邹迎晞将事务所的办公地点选择在 1920 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成的北京最著名的民国文化地标建筑“京华书局”大楼,希望将田园事业中“融合、传承、创新、生长”的理念通过这个建筑本身的故事分享、表达。期间,袈蓝建筑在城乡一体化和文旅项目上不断生根、收获,完成了无锡田园东方大讲堂、花间堂〃稼圃集度假村、金海湖溪园度假村、蚂蜂窝全球总部等多个田园综合体、度假村、文化旅游相关的建筑设计作品。

  2016年,基于在合作过程中的彼此欣赏,以及对要为城市游子重建回得去的故乡的共同理想,袈蓝建筑受到田园东方注资, 在专项领域进一步发展, 不仅全程参与田园东方国内大部分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整体设计规划,同时与山水文园、阳光 100、汇源集团等国内大型综合性地产企业达成合作,助力其文旅项目板块的规划建设,北京金海湖、桂林平乐、宁波它山、宿迁汇源农谷等多个综合性特色小镇同步推进,预计 2018 年逐渐落成。同时,与国内老牌精品酒店品牌花间堂达成深度合作,通过在北京慕田峪景区落户,成功地将花间堂品牌引入北方市场。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域, 不仅输出建筑设计, 同时输出促进当地经济活化发展的整体价值。

  2017年,为了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文化旅游项目规划不只是建筑的改变,而在文化和当地风物发展以及城乡生活方式联结上产生本质进步,邹迎晞主导创建了新田园主义实践者和爱好者聚落袈蓝公社,本着“雕琢自己,成就他人”的理念,在袈蓝公社中融入了众创、艺术、社群等多个维度的元素,力图通过袈蓝的带动,成就更多将帮助乡村人重视自身价值,找到思想平等作为事业的人。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