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票房第二的市场,以及全球荧幕数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在全球影视合作的过程中一直表现不俗。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电影合拍数有60部。而2016年,电影合拍立项92部,审查通过71部。2016年国产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中,8部都是合拍制作。
然而,虽然表现可圈可点,但合拍电影却往往承受着高昂的成本之痛。
就拿中美合拍的电影《长城》来说,虽然依靠好莱坞级的精良制作,让其在内地收获了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但是1.5亿美元的高昂制作成本,却没能让它成为卖座又赚钱的电影。
为何中美合拍影片的成本会如此之高呢?

(图一,电影长城拍摄现场)
光影工场的董事长兼CEO许亮透漏: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在操盘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资金浪费。
很多六大出身的高管在创业时也纷纷承认,好莱坞在研发、制作、宣发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钱是被浪费的。

(图二:许亮工作照)
既然美方浪费成本,那么如何让中方主导中美合拍项目,更好的控制成本呢?
许亮表示,作为独立的制片商,光影工场可以用比六大电影公司低廉的多的成本来完成项目的制作。他们拥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预算和质量的把控。“
为了能够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光影工场聚集了行业里面最好的、最有经验的一批团队。

(图三:光影工场团队照片)
除了降低制作成本外,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跨国影视投资经验的投资人,许亮还提到了全球市场分担消化的重要性。
许亮指出,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占到全球总票房的20%,也就是即使是一个一亿美金预算的电影,也只有区区两千万的成本需要分摊到中国,而这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只是一个爱情片的成本量级。
光影工场签约项目之前会进行非常详细的成本测算,合拍电影剩下的成本会被包括北美、欧洲、日韩等主要电影市场所消化。所以一个貌似投入很大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