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我国老龄化正处于加速阶段。然而相比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产业的市场化需求迫切而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于11日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计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
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直言,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央还是北京,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理念早已发生了根本转变,不仅从注重事业发展向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全面开放市场转变,而且也意识到了老龄产业发展需要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参与。
传统养老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要寻求突破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被认为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养老行业在社会资本的融入下走上了快车道,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养老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民企的嗅觉似乎永远走在政策前面。2015年起,北京七心云科技有限公司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未来的问题主要就是养老问题”,并推出了国内首个O2O健康护理服务平台“一号护工”,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家庭及医院健康陪护服务。
健康陪护,做为养老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生病住院,都不可或缺。
虽然政府在养老事业上不断加大养老院的设立,但城区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北京。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城区公办的住不进,城里民办的住不起,郊区民办的不愿去。
作为专业的健康护理服务平台,一号护工从创立起并致力于打造从医院到家庭,从护理服务到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健康服务生态产业。据了解,一号护工通过对医院、陪护中心以及社会护工资源的整合,加以专业护理、实操训练、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多科室分病种专业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能够根据患者需求在10分钟匹配最合适的护理员,1小时内即可急速到岗,彻底解决了医院护工资源短缺以及护工上门服务难的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何找到一条更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劲。在我国养老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国家审时度势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以此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可谓是明智之举。此举必将引导、推动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以满足我国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确保我国老龄化高峰的平稳过渡。而“一号护工”以“产业+互联网”使养老模式得以创新发展,既实现了老人住院期间的专业陪护,又可以为居家养老者提供健康服务,开创了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先河。
而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捷足先登的“一号护工”无疑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