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铁五局五公司黑干八标项目经理陈文龙
上下几千年,绵延数千里,滔滔不绝的黑龙江,就象一头未经驯化的猛兽,时刻威胁着流域几十万人和数百万亩农田(地)的安全。因此,黑龙江干流的治理迫在眉睫,摆上了国家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相应的建设管理机构,对黑龙江干流进行全面治理。于是,几十个单位、数万人齐聚黑龙江畔各尽其能,大显身手。在三江治理23个标段之中,中铁五局黑干八标项目部一路高歌猛进,一举取得开工第一、安全质量第一、施工进度第一、文明施工第一、项目形象第一等五个第一,成为全线的佼佼者,而陈文龙正是中铁五局黑干八标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作为他人生当中第一担当项目掌舵人,他以初生初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以雷厉风行的作风,以敢于担当、奋发图强的精神,安全优质快速高效推进黑干八标工程建设,唱响了一曲决战黑干的凯歌! 先声夺人树标杆 中铁五局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八标掌舵人陈文龙,员工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龙哥,并诙谐地调侃“一龙治水必干涸。”民间古老的故事就在现实中开始演绎…… 龙哥,40出头,约1.70米的个儿,高度的近视镜下,是一双秋毫能辨的明眸;因为日夜操劳,头发已染上了霜花;被紫外线“化妆”过的皮肤,散发着男人的英姿。龙哥说话柔中带刚,逻辑严密;他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十分干练。他虽然个子不高,却浓缩了无数的智慧与能量。 1994年大学毕业,他带着无数的憧憬与梦想,来到了中铁五局五公司,开始了建筑的征程。从国内到国外,征迹东西,转战南北,先后在宝成铁路复线、老挝巴色机场、宝兰铁路复线、贵州构皮滩水电站、湖南汝城水电站、湘桂客专、成贵客专、黑龙江干流应急度汛二标等工程施工管理中担任技术员、技术主管、工程部长、总工程师等职,一路走来,已成建筑行业中的佼佼者,2011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2013取得了一级建造师的资质。 2015年5月28日,中铁五局中标三江治理工程第八标段(红色边疆段),工程全长23.868公里,总造价约1.88亿元,合同工期约19个月。陈文龙受命担任该工程项目经理,接到命令后,他随即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施组。中标第一天,选定了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第二天,落实了办公、生活用房;第三天,协调红色边疆农场等相关单位敲定了筑堤取土场;第十天,施工人员和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全部到位;第十五天,完成了施工便道和上堤路的修建,迅速形成了大干局面。只见100多台运输车辆排成长龙,你追我赶,呈现出一派热闹而壮观的景象!在20多公里的战线上,运输、碾压、翻晒、再碾压… …各种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黑龙江畔的宁静,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时间进入7月份,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经与党工委书记漆贵彬商议,他要求项目部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管理重心前移,实行分段负责、分项包干,以强化质量、安全、进度的把控力度。艰辛的付出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全体参建员工日夜艰苦奋战,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和项目有形化建设等五项指标都名列前茅,出类拔萃,赢得了业主的一致肯定和好评。7月11日,三江局局长孙飚组织全线23家参建单位到中铁五局黑干八标进行观摩,大家无不交口称赞!孙局长高度评价中铁五局黑干八标项目部组织有力,形象好、进度快,为全线树立了标杆。 率先垂范取佳绩 三江(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治理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工程,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国家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工程建设。因此,三江局领导下达了“保八争九”的“作战”命令:即“今年内确保完成工程总造价的80%,力争完成90%”的目标。“工期紧,分秒必争;任务重,迎难而上;敢担当,勇争第一。”他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提出了响亮的战斗口号! 8月份,陈文龙组织项目部召开了大干90天动员大会,进而迅速掀起了生产大干高潮。在此期间,黑龙江311省道进行维修和翻修,阻断了施工材料运输线,通过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只有夜间停工才能勉强通行。于是,陈文龙要求项目部领导班子和所有人员夜间轮流值班备料,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一个班下来整整12小时,其他员工可以安排休息,可他却不能,还有一大堆的日常事务等着他去处理。身体拖垮了,眼睛熬肿了,大家都劝他休息,他却说:工作嘛,苦点累点很正常。他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拼命三郎。” 在中俄边境黑河之滨,全长近24公里的堤坝上,不论夏日炎炎还是秋风瑟瑟,随处可见他的身影。按理说,施工现场有主抓生产的副经理,整个项目部的行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他只需不时到现场了解一下情况,听听汇报就行了,但出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感,他一分钟也闲不下来,常常与施工管理技术人员一起在施工现场研讨施工方案和制定措施,以便选择最佳最优方案。凡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做出表率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在施工进行到关键部位或关键环节时,他总会前瞻性的提出方案要求,因为工程施工措施、方案以及设计规范要求他早已烂熟于心。 为了企业的建设,他不知牺牲了多少家庭之乐,有一次,因公出差到长沙,本来有机会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但他却早已订好了返程机票,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工地,项目部员工知道情况后,诙谐地称之为新时代的“大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文龙通常自己的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带动了项目部全体职工的参战激情,项目施工生产高潮一浪高过一浪,护岸、砼固脚、格槟护脚、涵闸、雷诺等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各个工序干得热火朝天,各个节点工程捷报频传:土建部分只用45天即宣告结束;护岸施工仅用47天业已完成;两座涵闸只用52天即竣工;防渗墙施工已如期完成。目前,格槟护脚、雷诺护垫、蜂巢约束等工程施工正在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推进。截止10月25日,黑干八标项目部已完成工程总造价的80.5%,为全面完成年内施工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保八争九”的目标指日可待。 精打细算出效益 按照公司提出的“一三五”发展战略,即“一年新上项目消灭亏损,三年实现局内后发赶超,五年进入中国中铁三级公司第一方阵。”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陈文龙提出了“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以过程控制为主线,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哪怕是一颗钉子、一根线、一张纸他都要“斤斤计较”,算得一清二楚,有人说他实在太“抠”,他却幽默地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况我们才不到24公里的堤,不精打细算行吗? 大伙都说很精明老道,做什么事情心中都有本明细帐。施工中需要多少人员、设备他事先都要经过认真测算,然后选定最节约成本的最佳方案; 10月15日, 今年的混凝土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这过程中,陈文龙亲临现场指挥,他一边查看现场计算余下的方量,一边打电话向拌合站打电话询问已运出的灌车数量。然后他在本上作了计算后,告知拌合站准备拌好最后10方料,16日,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后只多余出0.2方混凝土,做到了一方也不多,杜绝了材料浪费;在施工过程管理中,他常常与技术部门一起对施工方案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研究,以便在数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既不影响质量,又节约成本。在混凝土、砂石料、格槟、雷诺等填充料运输过程中,他亲自带着相关人员测运距、测方量,确保一米也不能多,一方也不能少。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使得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成本投入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效益大幅提高。通过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光材料运输费、运距折算费就节约了数十万元。项目部职工不禁感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效益是从细节上抓出来的啊! 有人说他有点“抠门儿”,凡请业主、监理、地方和公司领导吃饭,不搞特殊化,一律安排在项目部食堂,职工吃什么,大伙就跟着一样就吃什么,喝的是15元一斤的散装玉米酒。面对职工的议论,他十分坦荡,他说:“一切按制度办,坚决反对大吃大喝,这一样一年下来可省下几十万元线,这样的“抠门”经理我当定了!我们不仅创下了五个第一的佳绩,同时通过开源节流,这个原本测算亏损的项目,有望实现公司一三五战略提出的新上项目消灭亏损的目标,目前职工和民工工资一分也没拖欠,项目运转正常,这是我们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项目管理的最大欣慰。” 北国的深秋,也是冰天雪地,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象针尖扎一样的疼痛,冷得人瑟瑟发抖!陈文龙依然顶风冒雪始终与一群铮铮铁骨的筑堤人夜以继日地战斗在一起。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人。 (杜开章何增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