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管理 评估前置布防
——北大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应用研讨会成功举行
当前,我们身处无处不数据的时代,机遇与风险迎面而来,我们靠什么来识别机遇?我们靠什么来管控风险?对其机制的探索已成为当下需重点思考的课题。纵观国内,关于风险管控,尤其是网络舆情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舆情风险的破坏力指数与现实应对管理指数极为不对称。互联网社会是预判的社会,网络舆情的爆发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对其风险的提前预判不准确而导致的。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在舆情风险管理工作上基本存在重事后危机应对、轻事前风险预判与管理的缺陷,亟需平衡好事前事后风险管控精力投入,做好这项工作对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5年5月23日,大数据之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圆满结束。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互联网社会学工作坊主办,由中正舆情机构承办,并得到《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本次研讨会是互联网大数据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届研讨会,会议旨在“启迪互联网未来 智慧管理风险”,遵循系列会议的核心论点,就“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做深度交流。
北京大学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应用研讨会与会人员
北京大学、《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北大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中正舆情机构的领导及网络舆情危机管理领域的数位特邀专家在研讨会上作出了精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大数据舆情研究领域的专家、企业管理者、媒体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任羽中主任致辞
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任羽中主任开篇明义,指出了政府机关管控风险的误区与改进策略:“政府机关在看待互联网行为时,是十分敏感的。其背后有着合理的逻辑,过去国家力量深入到每个基层单位,政府可以轻松实现管理职能。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的崛起,政府制度发生变化,基层组织职能消退,政府需要直面每一个人或群体,如此转变,政府部门显然准备不足,因此总感觉每个人的诉求背后都有可能存在问题。实际上,很多互联网行为并不一定会产生影响力。政府应对舆情,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社会组织、有影响力的高校、智库的帮助,在决策之前预先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制定一揽子措施。”
《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贾飞女士致辞
《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代表贾飞女士首先代表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及《红旗文摘》张西立总编辑对本次研讨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祝愿战略合作方中正舆情机构取得大发展,进而为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坚实履行社会责任。然后,贾飞女士直切主题,深刻点明了网络舆情风险事前评估对政治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她说,对于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必须要进行闭环管理。“一是要制定风险舆情管理的标准,无标准则无方圆。只有建立健全标准机制,党政企事业单位才能找到管理的出口,希望中正舆情机构在这方面起到旗帜标杆作用。二是要做好前置风险预判评估的成果应用,任何的研究成果如不应用到社会管理中去就不会体现生产力!希望更多的党政企事业单位多尝试这项工作。”
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卢云峰教授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教授以人为本,统筹流量法则、严格法则、魅力法则、体验法则等四大互联网法则,由哲学的社会学观点出发,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共同解读了现代互联网所引发的大数据风潮。卢教授指出,互联网是人的延伸,互联网通过重塑社会关系来重塑人。互联网降低了流通的成本,改变了无数产业模式,衡量互联网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再是产量而是流量。互联网大数据的冲击下,我们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但是,传统的数据分析存在行业壁垒,计算机有算法但没想法,社会学有想法但没算法,要打破这个壁垒,两者需联合。而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基于此理念。
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
周旅军博士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周旅军博士在研讨会上也分享了海外对网络舆情管理之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现状及经验。周旅军博士引用了一组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件的风险分析数据图,指出,风险是在变化、比较中得到的,风险指标不一定是数字,它可以是一个标志,它的真正作用是更实时得到场内的现状和场外的反应。他最后强调,风险分析就是从非结构化的资料中,得到结构化的数据。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需要拥有第一手资料,对风险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管理人。
网络舆情分析专家周廷勇主题演讲
下午的研讨延续了上午的精彩。网络舆情分析专家周廷勇以“智者发现问题(报警器)、天才解决问题(灭火器)”的精辟论点入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体化危机处置理念,点明“风险评估防风险、风险评估要从试了才知道转变为知道了才试”的观点。接下来他还分享了自己设计的很多个性化的舆情技术标准、风险舆情评测指数构架及实操案例。最后,他总结道,危机管理“一失万无、无备有患”。
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专家李炼先生主题演讲
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专家李炼先生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以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舆情的发生、发展、应对等过程,总结出舆情应对实战技巧:舆情初期要态度第一、措施第二,最重要的事要制定解决核心矛盾问题的办法,釜底抽薪。舆情中期要做到有效告知,通报进展、披露原因。后期要总结教训,修补机制。李炼先生用一句话总结了应对舆情的要义:舆情应对没有技巧,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技巧。
自由研讨环节,与会者纷纷表示参与本次研讨会受益颇多,有专家建议,可以更多的纳入政府机构人员参与类似研讨会,让他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删帖解决舆情问题是不行的。参会专家还就大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实时性,媒体与舆情管理如何结合,舆情服务区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讨论。 中正舆情创始人钟向东在会上谈到,网络舆情一直游走在法律与自由的边缘,立之则机遇,废之则风险;对其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布防应前置到事前,故,运用大数据思维及方法,对重点工作进行事前的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必会成为舆情管理的核心节点,这不单是中正舆情着力点,也是舆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京大学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应用研讨会现场
知识和科技的创新需要我们创造者、体验者、分享者来共同完成。学术交流不断促进大数据形势下的舆情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行业的专家,共同致力于创新发展及国家智库建设。与会专家领导和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碰撞,促成了此次完美的头脑风暴,标志着北大互联网社会学工作坊此次大数据之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应用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