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多个小道消息确认,大众点评已经投资WIFI提供商迈外迪,投资金额暂时未公开。不管这个消息是否为“空穴来风”,但今年以来大众点评对外公布的投资项目也不少,9月23日,大众点评宣布收购ERP厂商天津天财商龙超过10%的股份,此外还投资了ERP厂商上海石川和智能外卖系统开发者上海智龙。另外还投资了外卖平台饿了么和点餐网站大嘴巴等本地外卖、订餐平台。大众点评到底在遵循什么投资逻辑呢?笔者先从入局ERP开始梳理。
入局ERP
“投资ERP厂商是大众点评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因为想跟商户更‘亲密’一些。”姜跃平这样认为。
据天财商龙董事长丁晖介绍,餐饮信息化系统主要分为三块内容,使用最频繁的是中端POS收银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点餐、收银、厨房打印等功能,而后端功能涉及到的是供应链和成本核算,实现中央厨房、物品进销存等管理功能。而前端则是O2O、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
大众点评此前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前端,帮助商户实现广告推广、上线团购、预订、外卖等功能,进而实现为商户吸引线上客户流量的功能。之前,大众点评一直在尝试想跟商户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比如推出CRM管理产品大众微生活,甚至有专门的团队与一些高端餐饮品牌共同开发适合的场景应用,比如餐厅商户在网上的更多展示、在线点单等。
然而通过与ERP厂商的合作,大众点评和与商户中端的信息化数据进行对接之后,可以在大众点评客户端实现更多与商户POS系统对接的数据,比如菜单实时呈现,预订的时候可以知道是否有空位。
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大众点评在接下来将与天财商龙、上海石川、上海智龙等开发出更多适合商户的产品,将O2O产品从商户的前端推向中端,这样的探索也是大众点评投资ERP的目的。
大众点评投资背后
分析大众点评的投资,可以发现这样的逻辑,大众点评都是在围绕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公司进行投资,而投资之后双方可以在商户资源或者产品端能够有一些合作的交集。
对此,姜跃平这样解释,大众点评的发展一直在遵循上游接流量,下游接服务的战略。上游通过与浏览器、导航、社区、搜索、微信等各类产品合作,触达更多的消费者,下游则增强线下商户端的渗透和服务能力,形成更强的商家端服务能力。
比如饿了么是目前国内外卖订单数量最多的平台,跟大众点评合作之后,可以增加大众点评的商户数量,在大众点评客户端也可以有更多的外卖选项,用以服务更多的用户。而自营点菜、订餐业务的大嘴巴本身跟大众点评也有业务交集。
而投资三个ERP厂商的可能产生的“乘法效应”级别的应用在本文上节已经提到,无论前端如何变化,而本质就是大众点评希望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渗透更深。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商户做一次团购这种浅层次的合作非常容易下线,但是上线一套ERP系统之后,商户想要更换需要比较大的成本。而大众点评目前希望通过跟ERP系统数据的对接来实现更多商户端的产品合作,进而将商户的合作从浅度推向深度。
看起来,以“上游接流量、下游接服务”、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为目标的话,大众点评的收购之路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