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 箱
在线加入
网站首页
企业要闻
财经报道
权威发布
安全生产
维权时空
创新前沿
公益慈善
企业舆情
经济人物
食品
汽车
房产
环保
IT
娱乐
旅游
教育
招商
商场
物流
通讯
会展
健康
财经
家电
科技
能源
位置:
首页
>
I T >
I T > 正文
知己知彼,百年秘诀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4/8/1 11:57:15
“正因为数据不总是符合市场预期,所以MBA教材才有的可写。”某券商研究所TMT行业分析师略显期待地评论着三星今晨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仿佛正在亲历一场即将被编入教材的商业案例。
“正因为数据不总是符合市场预期,所以MBA教材才有的可写。”某券商研究所TMT行业分析师略显期待地评论着三星今晨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仿佛正在亲历一场即将被编入教材的商业案例。
与第一季度不同,三星二季度财报并未延续“好于市场预期”的幸运。突如其来的拐点让一些投机者大呼“三星前景不容乐观”。对于体型硕大的三星电子,季度财报的落差真会将这艘商业航母吸入衰落的漩涡?
在看来,并非如此。作为一个拥有76年历史的品牌,三星电子经历过朝鲜战争的洗礼、遭遇过82年石油危机、又在97年金融危机期间,躲过了“门口野蛮人”的追杀。每次危机来临时,三星总是扮演着“被唱衰”的排头兵,然而三星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涅槃出更大的能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
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撰写的一本书名为《性格决定命运》,探讨了性格对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力。记者认为,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性格,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抛开具体的技术、市场等因素,记者希望从企业文化层面对三星进行一些剖析。记者认为,三星能够知己(正视自己,并具有强烈的危机感)知彼(深入研究当地文化,实施极致的本地化战略),这可能是让其不断实现超越,在危难中转危为机,并朝着百年企业迈进的最重要秘籍。
知己:拥有不安于现状的“危机感”
——制度性勤奋成为抵抗惰性本能的利器
在三星员工的认知中,“危机感”始终是主旋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经常被人热议的三星员工上班时间。在三星业绩最鼎盛的时期,三星就要求员工提升危机意识,每天早晨8点上班,比大多数商业组织提早开工1小时。
在2012年,有消息称三星内部又将上班时间提前到6:30,启动“危机经营”模式,这些举措带给员工的是一种“制度性勤奋”。虽然据记者了解,三星中国员工上班时间目前还是8点,但类似的信息不难看出三星对于危机感的重视。
集团会长李健熙有一句名言“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也折射出这种危机感。这种善于应变的危机处理能力,帮助三星成功化解了多次严重危机。
1994年,当时三星手机的不良率高达11.8%,面临严重的质量危机,会长李健熙决定全面召回不良手机,并当众焚毁了价值500亿韩元的问题产品。这场事后被誉为“手机火刑”的事件,用行动表达了三星电子整顿产品质量的决心。不久后,三星“ANYCALL”手机凭借过人的质量与完美的设计,创造了手机市场神话,仅次于诺基亚,登上全球第二的位置。此后,三星继续大力推动智能手机产业的生产与发展,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产品设计,最终超越苹果站在世界手机之巅。
1997年亚洲金融海啸,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韩国开出的援助条件之一是近乎苛刻的整体裁员30%。面对“门口的野蛮人”三星并没有幸免。在这场浩劫中,三星裁员30%,企业的组织规模也缩小了30%,管理人员减少了10%,投资规模减少了30%。在当时的评论家看来“三星完了”,彻底失去了与欧美企业竞争的实力,30%的实力损失足以打垮这个电子产品生产商。然后,领人意外的是,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带给三星的却是一次涅槃重生。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三星提出了一个全面数码化转型的战略,在它看来未来一切与电子相关的产品应该是数码化的,因此三星放弃了不属于数码化的产品线,转向了未来包括手机、电脑以及其他与数字相关的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之后,三星电子逆势而行,成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128M DRAM的量产生产线,并且在同年4月成功将256M DRAM投入量产,创造了三星半导体的奇迹。
在三星员工看来,三星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职能明确的部门就像是被精心设计的零件,在不同的重要位置上发挥作用,而数量庞大的员工,就是维持这台机器运转的动力。在员工的背后,更强大的企业文化激励着所有人的创造力。
这种三星独有的危机感,赋予了每一名员工不可推卸的使命,时不我待地紧张的工作着。这一点在与三星员工沟通时,就很容易被他们的快节奏所感染,从而融入到那紧张的危机文化之中。
知彼:入乡随俗的“本土化”
——深谙中国文化的外资企业
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国,韩国与中国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三星远不满足于此。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消费者,三星没有像其他外资企业一样,只是简单的把生产基地搬入中国。三星还创造性地在中国建立了生活方式实验室,与产品创新部门共同配合,开发出一系列特别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例如一款预计年销量100万台的显示器,由于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对“红”色的情有独钟,三星将传统的中国红加入到产品设计之中,首创了带有红色设计元素的显示器,并给该产品起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名字:“红韵”、“福韵”、“新红韵”。这一系列产品提前约2个月就完成销售目标。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很能体现三星对于中国居住文化的理解。与欧美人的大厨卫理念不同,中国人更重视客厅,厨卫空间相对建造的较为局促。为此,三星设计了超薄大容量滚筒洗衣机,就非常符合中国人对空间的需求。超薄大容量洗衣机比传统洗衣机薄15厘米,在嵌入整体厨房的过程中,可以让厨房设计向内整体缩进15公分,从而节省至少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在寸土寸金的中国一线城市,这相当于为消费者节省了几万元房款。
三星还非常关注中国大学生的宿舍文化。众所周知,中国大学生宿舍有“到点熄灯”的制度和传统,然而,熄灯后同学们往往还需要在狭窄的上下铺挑灯学习或者娱乐。为此,三星专门研发了一款键盘带背光功能的学生笔记本,一经推出就风靡校园。
在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在三星工作的中国员工约为6万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21%。三星不仅大量聘用中国人,还大胆重用中国人才。
在三星的高管会议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根据三星公布的资料显示,2014年3月,三星电子24名中国员工获得了晋升,其中晋级为高管的中国人包括1名高级副总经理、4名副总经理,19名高级总监,高级管理职级中国员工的晋升人数达历年之最。之前的2013年12月,三星电子原通信研究院院长王彤已经晋级为三星副社长,达到目前三星集团海外员工的最高职级,三星全球仅2名海外员工达到该职级。
王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星拥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籍管理人员,都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是三星这种任人唯贤的文化给了很多员工施展才华的动力,最好的状态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互为因果。
历经无数次危机的磨砺,三星形成了知己知彼的独特文化。面对可预见的手机业绩下滑,三星也似乎早有准备。除了发力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产品,强力推进智能家居等,早在2010年5月,三星就颁布了“五大新树种事业”的发展方针,将医疗器械、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物等项目培养成未来的收益事业。
在76年的发展过程中,巨头三星并不是一次偶然的成功,因此也无法被一份偶然的季度业绩下滑所击溃。对于这个意外的拐点,记者认为这不光是国产品牌的机遇,也是一次让国内企业更加全面了解三星的机会,因为,三星有很多方面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和学习。因此,我们对三星这样的企业也应抱有尊重的态度,客观、理性地去评价。
每次危机都会面对不同寻常的难题,在每次应对的过程中,无不考验三星的能力。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全新特征,三星接下来将以何种姿态面对当前的危机,这的确值得我们期待,我们很幸运能够亲历这一切,或许眼前发生的故事,真将出现在未来的MBA教案中,而三星还将是这堂课的主角,结果如何?我们只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推广:
三星,,,,
C
E
NN 瞭望台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
12月15日,以“企业采购节,采购人自己的节日”为主题的20...
斗米兼职赵世勇:人才共享是资本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业
2019北京世园会发布会于北京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与北京宝苑
松鼠相框试水老年人智能终端市场
北京金汉斯陷入关店闹剧 被辞退
陈年低调做减法:凡客兜兜转转回
图片新闻
博文新闻
热点新闻
380英镑体验地
国庆长线游短线游
解读天宫一号飞天
刘春红五破世界纪
国家能源局:今冬部分地区可能持续
北京城区住宅均价三个月首次回落
发改委:入冬后全国部分地区煤电油
媒体称上海浙江等四省市将自主发行
大众合并在华进口车业务 进口车销
疯狂英语十年慢跑:管理层变动大成
全球最佳雇主50强:仅一家中国企
2011美国最鼓舞人心的25家公
360隐私保护器腾讯案终审维持一
网络舆情抽样与分析方法
刘长锋:从嘴上风暴到会场革命的路
昨日经济频道热点新闻排行
华菱钢铁子公司资产重组遭否 两大
多家银行9月存款破纪录负增长
浦发银行称184亿次级债发行无具
第三轮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 试点额
合作单位
美的集团
|
海信集团
|
海信科龙电器
|
蒙牛集团|
伊利集团
|玫琳凯
|
同煤集团
|
胜利油田
|
北京康斯特
|
贵州茅台酒业
|
清华同方
|
北京二商集团
|
福建七匹狼
|
长虹电器
|
奥克斯空调
|
青岛啤酒
|
格兰仕电器
|
圣元
更多>>
媒体联盟
新浪网
|
人民网财经
|
网易
|
腾讯网
|
和讯网
|
凤凰网
|
中青网
|
金融界
|
慧聪网
|
中国经济网
|
时讯网
|
品牌中国网
|
第一产经网
|
金羊网财经
|
浙江热线
|
易观察
|
北京经济网
|
华北网
|
国际节能环保网
|
中国产经新闻网
|
CCTV证券资讯
|
华讯财经
|
苏州新闻网
|
更多>>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网站地图
|
在线加盟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证件查询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