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建筑防水行业,不得不提到一个企业——北京中建友。一家从94年进军建筑防水行业至今专注20年的品牌,被朱冬青誉为“建筑防水行业领军者”的企业。中建友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欧、亚、非等十几个国家。先后承接了北京奥运射击馆、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外交部大楼等奥运工程和北京市重点工程,每年创造利税近千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00余人。
董事长吴进明,一个40从山西到北京闯荡至今,年届不惑的弄潮者,用一种近乎质朴的情感在建筑防水行业前行。用山西人特有的诚信和对质量的严要求,经过二十载的艰苦创业和精心经营,将中建友发展成为北京市建筑防水行业十强企业之一。究其成功的原因,可以用中建友的企业宗旨概括:质量为根,诚信为天。
晋商讲究诚信,诚信更是吴进明对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诚实,简单的说就是不撒谎,守信用就是说到做到。在建筑防水行业,没有人不知道这个诚信的山西人。
吴进明的诚信在行业里有着一种近乎完美主义的坚持。在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利益的驱使导致一些企业会偷偷生产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贴牌按照标准材料价格卖出去。甚至一些企业会选择生产三无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只为压低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吴进明偏偏就不这么做,中建友从来不生产三无产品,所有材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对自己材料的标准明确标注不钻空子。因为不做三无产品,使中建友的市场份额一直只能保持缓慢的增长,但正是因为吴进明带领下的中建友对产品的诚信坚持,使中建友被建筑防水行业、施工方、房地产商、政府采购单位、终端消费市场越来越关注和青睐。
曾经有一家河南的企业找到吴进明,希望中建友能为他们提供一批防水材料,条件是将中建友材料执行的标准降低同时降低价格。面对这笔价值百万的单子,吴进明连连摇头:“不做,中建友不做这种材料。”北京一家同行听说后,连说吴进明傻:“不就是降低一下标准嘛?人家还不是一样给钱,给钱都不要,这样的企业太傻了!”吴进明却认为,中建友生产的材料都对品牌负责,不论是100万还是1000万,中建友只会提高材料的标准,绝对不会为利益驱使降低产品质量。
多年来,北京中建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坚持研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他们生产的“中建”、“方雨”牌产品已被指定为北京奥运工程专用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了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
从1990年进京创业,1994年创办了北京中建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市中建友防水施工有限公司到今天,已经64岁的吴进明在谈到中建友的防水材料时,会露出一种看到自己孩子般幸福的笑容。但在建筑防水材料的创新上,吴进明始终保持着一种饥渴的学习状态,从来没有因为中建友的成绩而停步。
13年有德国同行企业来京考察中建友,德国同行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材料,在会议上吴进明沉默的听着大家的讨论,手中不断揉搓着德国人带来的新型材料——这是当时中建友没有的产品。会议结束后,一直沉默的吴进明叫来科研人员,说出了几种成分和配比,随后和科研人员一起到实验室对新材料进行化验,结果显示机器检测出的成本和配比与吴进明在会议结束后说出的配方高度重合。对于防水建筑材料的深入了解和钻研,让吴进明几乎对任何一种建筑防水材料都达到“摸一摸、捏一捏、揉一揉”就能道出其中成分占比的境界。
2013年4月8日,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在吴进明的极力推动下,北京中建友和行业优秀企业发起了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包含中建友在内的十三家行业优秀企业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领导、全国主要防水社团组织负责人及153位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共同见证下成立了产业联盟。
吴进明带领下的中建友将发挥自身的正能量,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致力于推动加快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改变行业现状,提升行业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谋求行业企业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的联盟誓言带入企业,带向社会,最不远的未来终将会改变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