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科技 > 科技 > 正文
新经济形势下 “中国制造”应向“中国智造”转变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4/4/22 10:38:17     
  中国制造,国人骄傲。的确是这样,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解决了中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奇迹”。  
  中国制造,国人骄傲。的确是这样,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解决了中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奇迹”。

  然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无论市场环境,还是竞争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国制造”的成本问题。“用工成本一直在提高,每年至少10%。”有企业代表如是说。

  事实上,用工成本的增加是国内加工制造业最近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企业效益如何,每年都要保障员工待遇有明显提高,否则可能就会面临用工荒,富士康员工闹事、格力被爆血汗工厂以及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格兰仕员工打砸工厂事件,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格兰仕长期给的工资很低,而且休息时间少,招工时,说月薪2800元到4100元,可最后拿到手的只有2300元,承诺的福利大都没有兑现,这或许是导致打砸事件的根本原因。
其实,类似事件不仅仅局限在富士康、格兰仕这样的大企业,近来,多地、多工厂发生员工罢工,这说明什么?企业和工人的生存压力都到了极限,企业加薪企业死,不加薪工人活不下去。

  面对用工成本的增加,中国制造企业是时候该转型了。对此,有专家指出,无论是对当前深陷困境的中国企业来讲,还是从中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唯有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才是唯一的出路。

  实现这一点,最终需要企业通过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来完成。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他们不再注重产品的低价格,而是越来越关心产品的使用价值,这都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来完成。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转型不过是一句空话。
责任编辑:文瑛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新经济形势,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转变,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