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公益活动 > 公益活动 > 正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记京西学校60+学生助老团
来源:时代财经网       时间:2014/3/13 13:09:38     
  驾车从首都机场高速路北皋出口处驶出,再沿京顺公里西北方向行驶大约2公里,我们会看到一所朴实无华的学校,校内各国彩旗飘扬,校园整洁安祥,教室里不断传出英语和中文的朗朗读书声,原来这是一所专门为外国朋友解决子女在北京就读而设立的京西国际学校。  

    2014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办在京发布《全国居家养老状况第一期调查报告》,对社会公布了对全国部分城市居家养老工作情况和相关调查数据。在为期近一年的调查过程中,全国居家养老状况调查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除了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还着重了解了第一期十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实地走访了超过6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调查过程中,组委会工作人员也接触了很多草根NGO和民间非盈利助老团体,这些善良的人们,凭着一股助老热忱和社会责任感,在默默地为老人们奉献爱心,为社会和谐尽一份薄力。这其中有一支“多国学生助老部队”让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记忆犹新,这就是来自北京京西学校的“60+”学生助老社团。

  驾车从首都机场高速路北皋出口处驶出,再沿京顺公里西北方向行驶大约2公里,我们会看到一所朴实无华的学校,校内各国彩旗飘扬,校园整洁安祥,教室里不断传出英语和中文的朗朗读书声,原来这是一所专门为外国朋友解决子女在北京就读而设立的京西国际学校。

  这所学校建于1994年,至今已经经营整整20年。学校拥有190名多外籍教师,1500多名来自近60个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这里培育着一批生机盎然的国际娇子,他们在京西学校的特殊教育下,小小心灵就孕育“融合、激发、挑战、贡献”的美德。老师和同学们都告诉我们,学校除了教育青少年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求学生要从小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这就是京西学校。

  京西学校的王文静老师告诉我们,学校按照国际教育的要求,十分注重服务社会和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世界公民,不应该光想着索取,还应该对社会有所回馈”,这是每个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京西学校根据学生年级层次的区别,分年龄段组织不同的服务社会的公益社团,学校专门设有负责指导高中、初中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老师,整个学校12个年级的教学中,开设了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6个学科就有“服务、行动和创造”三个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初中的叫“社区与服务”。低年级的社区活动由老师组织,高年级学生允许到校外参入活动。学校还规定学生必须做够社区服务的时间,根据学生起初对项目的设计,加上老师的评语,共同得出社会服务学分,没有这项学分将拿不到京西学校的毕业证。听到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京西学校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关注助老服务的答案。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顺利的与助老服务的发起人,也就是“60+助老团首任主席”,一位身材匀称,微微偏瘦的大男孩,他叫钟育浩,来自澳门,是葡萄牙人。听说我们是专门为助老社团来访,满脸焕发出天真的阳光。

  “我现在是京西学校11年级的学生(作者注:相当于北京的高二)”,他说。去年我在网上发现学校的几十个社团中,有关注环境的社团、帮助少年儿童的社团、有帮助动物的社团,却没有帮助老人的社团。记得老师在讲课时谈到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人孤独和无助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于是与几位同学一商量,就决定成立一个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的服务老年人的社团,取名叫“60+”,意为对6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帮助。我们经过考察,选中离京西学校不远的“兴业老年康乐园”作为服务园地。

  兴业康乐园的做服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听说京西学校高中生要来助老服务,立马表示赞同。当园领导把这个信息告诉托管的老人,老人们像中了头彩般的高兴。老人们见到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拉着他们的手问长问短,跟学生们学唱歌、学跳舞,与学生们聊天讲故事、下棋打牌,其乐融融。学生们的到来,激发起敬老院全体老人的昂扬欣悦和活力,敬老院里仿佛一下子增添了许多灿烂的阳光。

 




  老人和助老团成员兴奋交谈



  小钟同学告诉我们,自从有了60+助老社团,高中生对助老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助老团很快就发展到30人,一跃成为京西学校的明星社团。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助老团的成员们人人积极为助老活动出主意想办法。有同学提议,助老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费用,于是他们在学校初中部开展两次“真人CS活动(一种射击游戏)”,筹划了助老基金500元;有人提议自己动手做蛋糕在校内销售,积零成整形成可持续的筹资方式,同学们很快吃到了助老社团做的蛋糕;有人提议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看,于是学校合唱团、爵士乐和音乐团的队员也成为助老活动的参入者;有人提议把助老活动划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活动,于是音乐组、棋牌组、太极拳组马上形成,老人们与中学生共同切磋太极和棋艺,使这些爷爷孙孙们常常玩得如痴如醉。60+助老团,还为敬老院喜欢唱歌和摆弄乐器的老人成立了合唱团,组织老人们唱革命歌曲,学生们则给老人合唱伴奏。



  学生们陪老人下棋的图片



  小钟同学告诉我们,中学生帮助老人具有特殊优势,老人们往往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容易亲近,容易沟通,老人们很乐意学生来敬老院陪伴他们,哪怕是聊聊天、说说话,老人都感到精神上特别满足。

  小钟同学不无遗憾的告诉我们,他们发现老人院的暖气不够热,老人活动的公共区域,往往温度不高,老人因为健康原因不敢出屋参加助老活动。60+通过学校的慈善基金的帮助,给养老院添置了电暖气,但没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和同学们有时也不得不临时放弃已经准备好的助老活动。

 




  美籍校长鲁国义与“60+”助老社团骨干在一起的图片



  在采访最后阶段,我们见到了京西校长鲁国义。这位来自美国的老教育工作者回答了我们的提问。当我们问到学校对公益项目有什么支持时,鲁校长的回答很干脆:要为社区服务是学校的使命之一,这就必然导致我们支持学生自发的公益项目,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做得好的公益项目,学校可以动用慈善基金帮助实现他们的理想。

  鲁校长告诉我们,60+助老社团,在2013年北京中学生挑战赛博弈中获得公益类TOP10奖项,京西学校召开全校集会,让60+的代表上台介绍项目并接受校方颁发的年度慈善奖励基金。

  我们还向鲁校长提出一个问题:您对60+的未来怎么看?鲁校长微微一笑,告诉我们:“这个是需要由学生来思考的。如果他们的项目一直持续下去,学校会继续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最后,借用钟育浩同学对我们说的一段话作为这篇通讯的结尾吧。“60+是必须继续下去的,我毕业之前将通过投票竞选出新的60+的主席、书记、会计、活动筹划人等。我到美国上大学后,也希望再建一个60+俱乐部,这样60+就成为一个国际社团了。”

  17岁的高中生,多么纯洁的心灵!

责任编辑:王雅思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京西学校,学生,助老团,,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