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 “不是说新规打击‘三高’吗,怎么市盈率还是这么高啊?不过不打又不甘心,大不了开盘第一天赚了就跑。”随着我武生物(20.050, 0.00,0.00%)、新宝股份(10.50, 0.00, 0.00%)昨日进行网上申购,暂停了一年多的IPO开始正式重启。还有6只新股将在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陆续发行,下周也有22只新股排队发行。但即使堪称“史上最猛IPO潮”也未能熄灭股民们的热情,信息时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参与新股网上申购的投资者,发现股民对于“打新”的心态颇为复杂,又肉痛又激动,一边抱怨却又一边踊跃。
股民小游:新股定价偏高,赚了就跑
为了迎接昨日的新股申购,从事IT工作的小游专门请了3天事假,来仔细研究自己的“打新”策略。
“我觉得不便宜啊,改来改去,结果还是改出几只三十几倍市盈率的新股来。”小游认为这批新股整体素质还不如前两年。虽然他不停地抱怨着新股不便宜,但却表示一定会参与打新股,“这段时间大盘不好,新股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虽然不是什么很好的股票,但肯定会吸引一部分资金去炒。我不准备长时间持有,大不了开盘第一天赚了就跑”。
招商证券[微博](11.96, 0.08, 0.67%)投顾陈杞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接触的股民当中,抱着和小游一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本周一些新股定价出来之后,很多股民都认为比预期中的市盈率要高。但是打退堂鼓的人却是少数,相反很多人认为,既然机构投资者愿意定这么高的价,那么只要中签了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股民韦阿姨:不懂公司质地,就当是买彩票
韦阿姨是退休人员,她自称是“股盲”,但却对打新兴趣盎然。韦阿姨并不是拿着自己的市值在打新,前两年她的女儿曾经买过两只银行股,结果一套就套到了今天,韦阿姨在这次IPO重启后打算“废物利用”。
“今天申购的公司是做什么的?这个我不知道啊,反正大家都说打新肯定能赚钱。虽说中签率肯定会很低,但我就当自己是买彩票的。”韦阿姨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她周围的朋友在准备买新股时,根本不会关心公司的经营情况,完全是基于市场炒作的预期。
信息时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广州多家营业部,相关投顾告诉记者,营业部大多数有股票市值的股民均表示将会参与新股的交易,很多股民也明确表示是在“碰运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等待,市场仍会对新股集中炒作,如果能中签申购到新股,短期肯定会获得暴利。
股民老张:还是打新比较保险
相比上述两位股民,有十多年炒股经验的老张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资深股民。自1993年入市以来,老张经历了A股市场几乎所有的牛熊转换,同样也没有错过每次IPO的暂停与重启。面对这次的IPO重启,老张表示对于数量上还是有些惊讶的。”10天时间就发30只,这在整个A股历史上十分罕见。虽然我们有所准备,但也被这个高频率打了个措手不及。“
老张表示,既然普通投资者阻挡不了新股发行,不如顺应这个趋势,为自己赚回点本钱。“老股票现在是不敢碰了,买了蓝筹你肯定‘愁’,买中小盘股票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跌,还是打新比较保险,看能不能把这几年亏的钱赚回一点。”不过老张也质疑,监管层说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那么为何在新股申购中机构所占比例达到60%,而中小投资者比例只有40%?“二级市场的收益相比一级市场完全是九牛一毛,监管层如果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考虑,还是要让我们小散户也能享受一下一级市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