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数字医疗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短短的十几年间,数字医疗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异军突起,数字化放射摄影(DR)设备迅速在医疗机构普及,DR市场日益成为医械企业争夺的焦点。随着技术发展,作为两大主流的DR技术流派,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发完成推动平板DR市场快速增长,平板DR也越来越受关注。
目前中国平板DR市场可以分为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两大阵营。进口品牌以通用医疗、西门子、飞利浦、锐珂、东芝为代表,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则以康达国际、东软、天津邦盛等民族医疗企业为代表,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平板DR设备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口平板DR优劣分析
进口平板DR的优势:设备整体性能较好。平板DR整机性能稳定性如何取决于整机零部件来源的一致性,零部件来源一致性决定了影像链性能的稳定性和零部件间的相互适配性高低。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医疗企业的平板DR零部件基本来源与自己的工厂设计制造,X线球管、X线高压发生器、滤线器、平板探测器等各零部件之间是预先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零部件相互适配性较高,故障率较低,整体性能好。
进口平板DR的劣势:采购价格和维护成本高。进口平板DR产品价格昂贵,动则上百万;平板DR维护使用成本昂贵,平板探测器长时间在X光照射下会产生刻蚀效应,影响使用寿命,需周期性更换,目前市面上进口平板探测器的价格动辄几十万。医院在采购平板DR时,一般都需要额外加价购买平板探测器的保修年限,据医院反馈一年保费就需要40万,医院要为平板DR的使用维护付出昂贵成本。
国产平板DR优劣分析
国产平板DR的优势:采购价格较低。国产品牌则以康达国际、东软、天津邦盛等民族医疗企业为代表,其平板DR设备价格普遍较低,部分国产平板DR市场报价已经低至50万左右。
国产平板DR的劣势:
设备整体性能较差。由于国内平板探测器市场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产平板DR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国产平板DR厂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研发生产整个DR系统,国产平板DR设备的关键技术如平板、球管、高压发生器和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系统等主要依赖进口,导致国内平板DR设备软件兼容性差、故障率高,拍片效果不稳定。
设备关键部件以次充好。由于国内DR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国产DR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赢得竞争,有的厂家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相应人才、对DR技术不了解,用恶劣手段哄骗客户。以平板探测器为例,厂家在投标时标明探测器为进口产品,在交货时却换成国产品牌探测器,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种以次充好的事情时有发生。
售后服务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国内大部分厂家的平板DR都是采取OEM方式(购买成品部件进行组装和拼凑)生产,厂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出现故障时很难现场解决,每次维修时停机时间长,导致医院的利益严重受损。部分厂家随意承诺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出了问题却推卸责任,医院要为售后服务付出高昂代价。
由于技术不过硬,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问题层出不穷,尽管售价低廉,国产平板DR的市场占有率极低,终端医院国产平板DR装机数量极少。从目前来看,国内平板DR厂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平板DR只有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与在市场竞争中迎来一个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