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开封杞县“生态园”酒店遇到致青春追梦想的一群80后,他们相隔十五年感谢恩师的聚会。青春的梦想,回味的童年,让记者想起了最近热播电影《致青春》。他们的相聚,让我们追意到了学生时代。
相隔十五年 网络让我们团聚
记者见到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周先进同学,说起相隔十五年后是如何再次团聚到一起的,周先进表情深思,他遥望天空那朵漂浮的白云,回想起是如何让大家团聚每个情节……
从当初的一个追忆,建立只有一个人的同学群,经历无数次电话的联络,一名、一名、三名……到如今三十多人大家庭的团聚,每一个人每一步的寻找都让我们感动……

十五年前的我们

十五年后部分同学合影留念,在新老照片对比中你能找当年的我吗?
桃李满天下 群英洒神州
在相片中有一位老者手持鲜花,他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李国仁老师。忆当年,一群调皮的孩子,是您的谆谆教诲,引导着我们迷途知返;曾经,那群孩子渴望知识时,是您,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上迷失方向的时候,是您让我们找到通向光明的路途;您是一座人梯,以伟岸的身躯托着我们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您是一盏航灯,指引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您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这个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哺育长大,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想念您,十五年的今天,我们再次感谢您,送您一束鲜花,送您一首悦耳的歌, 表达我们对您的眷恋与祝福!
相聚让我们心与心更加亲近
十五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如今,我们已是而立之年,正经历着风雨,阅读着沧桑。1998年7月至2013年7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路。那些年,那些事,每一个心灵都能寻回些被遗忘的角落。十五年不见,一张张笑脸依然亲切,一声声呼唤深入脑海,我们感慨相隔十五年竟然还可以叫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以及其在班级里的座位号。似乎腼腆的继续腼腆,直率的继续直率,张扬的仍然张扬,老练的依然老练,但岁月的印痕依然改变不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昔日的同学虽然多年没见了,但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真切、那么自然......
大家相见的第一刻,喜悦贯穿在整个相聚的过程中。聊聊当年学校的趣事,说说其他同学的状况,谈谈各自的工作和家庭,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彼此想说的话太多,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有说不尽离情别绪,更有道不完的喜悦与之沧桑。相聚竟是那样地放纵、那样无拘无束地惊喊、打趣戏谑、握手、拥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了十五年前的校园。聚会是那样的令人激动,是那样的开心, 十五年的聚会,是一个句号,也是我们新的开始。不要问我们何时再相逢,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共同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因为我们依然正青春!
青春的梦 我们的梦
相聚不只是相聚,相聚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十五年,很短暂,也很漫长,人生有多少十五年可以让我们感慨。十五年来我们依然年轻,80后的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青春的梦想!(周先进 郭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