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不是口号、不是制度,而是缺乏向社会做出诚信的承诺的具体措施,也没有能直接向消费者、向合作商、向社会展示其诚信建设的成果和诚信程度。
我们太多的中小企业仅仅是提出了诚信的想法,却很少有向社会和消费者、合作伙伴展示其诚信建设的成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诚信没法自说自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多数的企业尚未意识到第三方信用评价的强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当几乎90%的国人都认为政务、商务、社会诚信亟待加强的时候,却很少有企业意识到,主动的参加信用评价并展示信用评价的结果,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好处。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79.6%的企业将“诚信”这个词汇作为企业文化若干个方面之一。然而在这些企业当中,仅有不到3%的企业敢于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展示其诚信程度。
仅仅做到遵纪守法并不是诚信的全部,做到产品质量合格也不是诚信的全部,相反这些仅仅是诚信的一个最基础的部分,与竞争对手区分的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大力推广诚信建设的成果,具体到措施上,即积极参加信用评价,将第三方信用评价的结果展示给社会。一个好的企业要善于营销自己,不光要在企业内部推行诚信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第三方的公平、公开的信用评价向社会媒体公开发布其诚信程度。
诚信建设是一项中国特色的产物。诚信建设问题的提出,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企业不诚信程度较严重,违法违纪和不诚信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提出的。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眼光的企业越应该主动参加信用评价,向全社会展示诚信程度。
根据国际惯例,企业是否讲信用,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才是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公正评判。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服务型企业,都可以积极获得信用评级,并在其产品、企业宣传、网站展示其获得的信用评级结果,带来各个方面的好处,全面促进企业发展。(特邀作者田元为北京华夏正通信用评价中心高级信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