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创新报道 > 创新报道 > 正文
院线布局:从跑马圈地到理性回归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13/1/18 13:30:06     
  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影院建设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新增银幕3832块,平均每天全国新增银幕10.5块。尤其对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已经率先实现了数字影院全覆盖。相较于前几年业内跑马圈地式布局影院,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影院建设将回归理性。  
  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影院建设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新增银幕3832块,平均每天全国新增银幕10.5块。尤其对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已经率先实现了数字影院全覆盖。相较于前几年业内跑马圈地式布局影院,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影院建设将回归理性。

  拾遗补缺成为布局新趋势

  前两年,各大院线在一线城市以近乎“跑马圈地”的方式集中进行影院建设,导致部分一线城市的影院数量趋于饱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2013年各大院线在影院的布局上,将填补市场空白,朝着拾遗补缺的趋势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2013年不少大院线除了继续巩固自己在一线城市的实力以外,都将二三线城市院线的建设纳入到了规划之中。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总监刘建峰告诉记者:“我们今年在院线的拓展上,依然会首先立足于像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这样的主流城市,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胶东半岛等地区影院的开发。

  据万达院线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万达院线的建设主要依托于万达广场,万达广场建在哪里,影院就开在哪里。而在今年在建的27个影院项目中,也不乏大量的二三线城市。

  对于在二三线城市建设电影院的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表示,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投资方在建设影院前应该对人均消费能力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充分的市场调研。

  社区电影院短期内仍难实现

  以北京为例,影院仍大多聚集在包括中关村[6.00 0.17% 资金 研报]、王府井[24.00 -0.54% 资金 研报]、CBD等比较成熟的商圈中。对于有人提到的影院布局应向住宅区扩展的说法,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对此并不认可,“影院到底建在哪里,最后还是商业地产商说了算”。

  由于影院建设用地,绝大部分都是以租赁的形式为主,为了收回建设成本,基本上所有的投资方都会将影院建在客流量较大的商业区。一般情况下,只有开发商在商业地产建设规划中留出了影院用地,才会考虑投资影院。“有时候人们会说某个区域的小区特别多,居住人群又密集,为什么不干脆建家电影院?从以往在小区建影院的案例来看,基本都是失败的。所以说影院的建设永远离不开商业区。”黄群飞进一步说。

  从目前各大院线的建设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影院在建设上都依托于商业地产,但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表示,影院建在住宅区里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如今,超市、健身房都已被纳入社区配套服务范围,影院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化消费方式,也将逐渐成为开发商对住宅区配套建设规划的项目之一。

  从盲目扩张转向理性回归

  截至2012年,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现有的13118块。在今年,各大院线在影院的建设上将趋于理性回归。“如果说此前大家都是在圈地建设影院,那么到了今年,相信更多的人会变得相对谨慎。”黄群飞表示。

  由于早前影院数量整体较少,因此院线对于包括地理位置、设施在内的硬件条件,并未有过多的要求。过去建影院,即使遇到条件一般的场地,通过改造也会将其投入运营。但是现在影院多了,观众自然要选择一些硬件条件好的影院观影,因而影院的建设成本也会加大。

  随着租金的递增,如今的院线及影院投资公司,面对一些高投资、高租金的项目都会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我们还要测算一下是否能在五六年收回成本,如果不能,那么这个项目我们肯定就不会做了”。

  肖永亮强调,院线在不同级别的城市建设影院时,还需要注意转变方向。例如在一线城市,影院更多的只是作为商圈里的文化消费业态出现。但是到了二三线城市,如果人们没有培养出有目的性的看电影的习惯,那么就要通过一些诱发性因素,带动观众到影院消费,因此在影院建设中,就必须做好多用途性的规划。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院线布局,跑马圈地,理性回归,,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