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 箱
在线加入
网站首页
企业要闻
财经报道
权威发布
安全生产
维权时空
创新前沿
公益慈善
企业舆情
经济人物
食品
汽车
房产
环保
IT
娱乐
旅游
教育
招商
商场
物流
通讯
会展
健康
财经
家电
科技
能源
位置:
首页
>
创新报道 >
创新报道 > 正文
转型五年 戴尔变得陌生
来源:
时代周报
时间:2012/12/27 9:56:36
曾经以直销模式颠覆了传统PC行业销售方式的戴尔,曾是IT行业的主角,无论是新PC发布还是渠道策略的改变,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消费者的视线。
从消费者耳熟能详的PC制造者转向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五年来,戴尔已经变得“陌生”。
曾经以直销模式颠覆了传统PC行业销售方式的戴尔,曾是IT行业的主角,无论是新PC发布还是渠道策略的改变,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消费者的视线。
但这两年来,戴尔在消费者领域显得颇为低调,原因无它,戴尔的重心已经转向企业级,这势必让戴尔淡出公众领域,从而也变得“陌生”。
尽管如戴尔总裁迈克尔·戴尔所说:“戴尔的挑战,仍然是如何向外界阐述戴尔作为一个公司能做的是什么。”
学习IBM的转型,并不容易。“陌生”的戴尔需要向人们证明自己的价值。
12月11-13日,在主题为“激发无限”的戴尔2012全球大会上,戴尔展示了其向企业级转型的深度战略。
放弃手机加强平板
戴尔2012全球大会上,戴尔消费者业务负责人杰夫·克拉克关于“放弃智能手机业务”的言论,立刻激起千层浪。
此前,戴尔智能手机业务把目光瞄准Android平台,希望借此缓解PC低利润率。然而,从市场反响来看,进军之路并不平坦。据其Q3财报数据显示,移动产品的营收为35.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6%。
对于此次退出智能手机业务,戴尔方面称,智能手机市场竞争需大规模投资,戴尔还未找到建立安卓业务的恰当方法。“Android玩的是内容。亚马逊出售书籍,而谷歌正用搜索作为补充。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找到构建Android业务的方法。”采访中,杰夫·克拉克如此说道。
放弃智能手机一事,让业界对戴尔的前景仿佛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事实上,戴尔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投入并不大,在最初的两年内,戴尔只有不到五款手机在销售。2009年底,戴尔才与中国移动[90.25 0.61%]和巴西Claro两家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展开合作,销售戴尔新推出的MINI 3智能手机。
某种程度上,戴尔在智能手机领域采取的是试水策略。毕竟PC市场的增长放缓让戴尔也得谋划转型。到底是转向IBM的企业级市场,还是彻底转向智能手机类的消费者市场。
在智能手机领域几年的试水历程,让戴尔日渐清楚:低利润的手机市场并没有太多空间,而增长中的企业级市场才更有前景。
而让戴尔作出如此选择的根本原因就是利润。2009年,宏碁在PC份额上首次超过戴尔,戴尔回应,“我们更关注利润率”,2011年,联想超过戴尔时,戴尔强调,“我们不会过多关注低利润市场”。
当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之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据研究机构Asymco的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苹果iPhone部门的收益占整个手机行业总利润的73%,三星占26%,仅这两家公司就夺得了手机行业利润的99%,其他为数众多的厂商只能去拼抢剩下的1%。
在智能手机微薄到“零”利润之际,戴尔的选择并不奇怪。当戴尔清楚地判断出方向之后,向企业级转型的力度越发加剧。
过去5年间,戴尔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不乏数亿美元的“大单”,如佩罗,如客户机公司Wyse,如几家软件公司。当这些公司进入戴尔整合之后,组成了戴尔解决方案业务的各个环节,并在戴尔财报中贡献得越来越多。上个季度,来自戴尔解决方案的利润占据了公司的50%以上,并还在快速增长。
相比智能手机,戴尔更看好未来的PC市场。克拉克称,云计算和携带私人设备办公(BYOD)的趋势已经令个人设备和专业设备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这就为戴尔提供了新的机遇。他说,特别是Windows 8系统的上市,加上PC产品采用了新的外形和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触屏功能,让人们可以用一些不同的方法来使用PC。
克拉克举了一个例子,戴尔最近发布了首款面向企业用户的Windows 8平板电脑Latitude 10,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用户的生产力。
由此来看,戴尔的战略其实非常清晰,转向IBM的方向才是其未来,而且超过10%的高利润市场是戴尔所看好的市场。但是,转型还需要时间。
全面转向解决方案
从制造、销售PC出身,戴尔转向企业级解决方案,能否让用户认同?这是戴尔转型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戴尔有没有“软”实力,毕竟企业级解决方案是软硬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不过,过去五年内,戴尔已经投资超过100亿美元,通过几次收购而构建的软件部门,已经成了戴尔的重要业务。如迈克尔·戴尔所言,目前戴尔企业服务业务年营收达到80亿美元,刚起步的软件业务收入也达到15亿美元。John Swainson是戴尔全球软件业务总管,他强调,戴尔正在加强在软件方面的研发,“通过收购来的公司,戴尔有了基础的软件研发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建设戴尔的研发力量,招收更多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
加强软件力量,并与硬件有机结合。谈到未来的发展,John Swainson表示,戴尔主要关注三个领域,第一个是系统管理,第二个是安全,第三个领域是大数据。
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应用等方面,John Swainson认为这三块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以云计算为例,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戴尔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用户用简单的方式实现云计算。”John Swainson透露,戴尔不久之后会公布公司在公有云方面的重大进展。而在数据中心领域,戴尔瞄准大型数据中心客户,帮助其高效管理。
在采访中,戴尔展示了以流动数据架构和存储方面的新技术帮助用户构建的新一代数据中心。软硬结合,加上服务,这将是戴尔结合软硬件之后的重头力作。
目前,软件部门已经成为戴尔的重要业务,来自IBM的John Swainson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不过,他充满信心,他表示,希望软件部门能够快速增长,在2015年的收入超过百亿美元。
转型有待资本市场认可
事实上,戴尔的转型有待资本市场的认可。“陌生”的戴尔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2005年,戴尔股价达到峰值的40美元,而到2007年跌至25美元。而今天,戴尔股价只有10.43美元。
不过,在戴尔2012全球大会上,迈克尔·戴尔显得信心十足,他表示,基于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的PC和平板电脑需求表现强劲。“用户对Windows 8的兴趣相当高,甚至在商业用户中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商业用户倾向于在安装新软件的问题上行动缓慢。他指出:“PC仍旧是用来完成业务工作的工具。”
迈克尔·戴尔还称,戴尔只差几个季度就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器提供商,“我们距离成为全球第一(的服务器提供商)只差6.4万台服务器。”
目前,戴尔已经启动了三驾马车,系统管理、安全和大数据。结合软硬件、终端以及服务部门,戴尔在组织架构以及未来策略上,已经准备充分。
面向企业级,面向企业级业务,是戴尔的方向。
前年,曾有人问迈克尔·戴尔:“科技行业最令你感到惊讶的变革是什么?”
迈克尔·戴尔坦承说道:“我认为是平板电脑的快速崛起。我甚至完全没有预见到这款产品的出现。平板电脑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平板电脑概念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很显然,最新的产品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如此迅速变化的消费者市场,让已经把重心转移到企业市场的戴尔跟进起来势必力不从心。更何况,大众消费产品市场,整体利润已经偏薄,连平板电脑也不例外,远不如企业市场的利润之厚。如此一来,戴尔对这一消费品市场仅限跟随策略,跟随当中也是以企业市场为主。但是,如平板电脑市场出人意料地兴起,谁又知道下一个热门消费电子产品是什么呢?IT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发展中的大多电子消费品市场,让戴尔更坚定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虽然变得“陌生”,但戴尔的转型之路走得很坚实。只不过,路途尚半,戴尔仍需努力。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推广:
戴尔,转型,直销模式,PC,
C
E
NN 瞭望台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
12月15日,以“企业采购节,采购人自己的节日”为主题的20...
斗米兼职赵世勇:人才共享是资本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业
2019北京世园会发布会于北京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与北京宝苑
松鼠相框试水老年人智能终端市场
北京金汉斯陷入关店闹剧 被辞退
陈年低调做减法:凡客兜兜转转回
图片新闻
博文新闻
热点新闻
380英镑体验地
国庆长线游短线游
解读天宫一号飞天
刘春红五破世界纪
国家能源局:今冬部分地区可能持续
北京城区住宅均价三个月首次回落
发改委:入冬后全国部分地区煤电油
媒体称上海浙江等四省市将自主发行
大众合并在华进口车业务 进口车销
疯狂英语十年慢跑:管理层变动大成
全球最佳雇主50强:仅一家中国企
2011美国最鼓舞人心的25家公
360隐私保护器腾讯案终审维持一
网络舆情抽样与分析方法
刘长锋:从嘴上风暴到会场革命的路
昨日经济频道热点新闻排行
华菱钢铁子公司资产重组遭否 两大
多家银行9月存款破纪录负增长
浦发银行称184亿次级债发行无具
第三轮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 试点额
合作单位
美的集团
|
海信集团
|
海信科龙电器
|
蒙牛集团|
伊利集团
|玫琳凯
|
同煤集团
|
胜利油田
|
北京康斯特
|
贵州茅台酒业
|
清华同方
|
北京二商集团
|
福建七匹狼
|
长虹电器
|
奥克斯空调
|
青岛啤酒
|
格兰仕电器
|
圣元
更多>>
媒体联盟
新浪网
|
人民网财经
|
网易
|
腾讯网
|
和讯网
|
凤凰网
|
中青网
|
金融界
|
慧聪网
|
中国经济网
|
时讯网
|
品牌中国网
|
第一产经网
|
金羊网财经
|
浙江热线
|
易观察
|
北京经济网
|
华北网
|
国际节能环保网
|
中国产经新闻网
|
CCTV证券资讯
|
华讯财经
|
苏州新闻网
|
更多>>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网站地图
|
在线加盟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证件查询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