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慈善人物 > 慈善人物 > 正文
民办教师收获人生“奥斯卡”
来源:云南信息报       时间:2012/11/13 9:59:47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本应在田地里务农的农民,放下手中锄头,奔向五光十色的城市。他们带着妻儿,渴望把家扎根在城市里,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本应在田地里务农的农民,放下手中锄头,奔向五光十色的城市。他们带着妻儿,渴望把家扎根在城市里,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

    可是,当他们举家搬迁来到城市却发现,城市这个家的很多公共资源已被“城里人”占满,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他们,很少有机会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公办学校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于是,在城里的孩子起早摸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这些到了学龄的外来务工子女只能在家看电视,到盘龙江边玩耍,或带着弟弟妹妹出门晒天阳、躲猫猫。面对他们的教育问题,民办学校,成了唯一的希望。

    可是,这看似唯一的希望,也不如想象般那么带着璀璨的光环。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类型大多存在流动性大的特征,孩子们只能跟随父母随着工种不断变换暂住地。孩子未能接受系统的教学的同时,民办学校也存在生源难以固定的问题;其次,相比公办学校,民办教师几乎享受不到社会保险待遇,当然还有每月仅够维持生活的待遇,迫于各种压力,民办教师很多很难坚持在民办教学岗位上干一辈子,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又是另一难题。

    于是,那些一直存在,但却不得不面对,又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还是继续困扰着大多民办学校:如何留住老师;如何稳定教学资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

    今年30所民办学校来参评

    两年前,“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评选活动来到了云南。虽然评选活动到昆明才两年,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参评的学校、老师数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1年,昆明一共有23所民办学校参加该评选活动,每个学校评选一名优秀教师。此外,还设有“金粉笔奖”“优秀班主任奖”“教学能手奖”“坚守奉献奖”“中流砥柱奖”等。

    今年,评选活动扩大到有30所民办学校、50位老师参加,官渡区有17所民办学校参加、盘龙区有8所,西山区有2所,五华区有3所。不仅评选数量增加了,今年的奖项设立,相对于去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为了突出典型性,今年只设有1名“金粉笔奖”,30名“优秀教师奖”和1名“年度校长奖”。

    参与本次评选,首先是由志愿者主动联系学校说明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学校同意后,志愿者会组织第一次入校,安排全校老师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投票产生候选人。之后,志愿者会对候选人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会推荐给评委,完成第一轮的评选工作。

    第一轮的工作,主要靠志愿者完成。第二轮的评选活动,则由评委进行。评委对候选人进行访谈、推荐、面试后,再由评委选举产生最后的获奖者。本次“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将于11月24日14时在团省委机关大楼12楼举行昆明地区的颁奖典礼。

    每一次,我都会被感动

    作为连续参加了两年“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评选活动的曾世逸和白丽娟,也经历了这一评选活动的开展情况,见证了评选活动的成长。

    曾世逸现为昆明真善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热心社会公益,作为志愿者发起云南青基会外围志愿公益组织AA乐行工作组、润土互助工作组并兼任其首任总监。他连续两年参与了“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的评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很多,也领悟到了很多。

    “第一年作为嘉宾参加的时候,我就很感动。”曾世逸回忆,当时很多获奖的民办老师都非常激动,甚至有老师在获奖感言中就说到,这是他人生中的奥斯卡。很多民办学校的老师待遇都不好,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能一直坚持下来是因为对教育深深的爱、对学生深深的爱。”曾世逸说。

    “现在的我开始去想,怎样才能让民办老师生活得更好,让农民工的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曾世逸说他想过很多次,民办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显然不能和公办学校相比的,民办教师受到的关注也是有限的,但一旦出什么事,民办教师受到的舆论压力会非常大。“谈到公车出事,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民办学校,但它背后的原因有人去考虑吗?”曾世逸希望,发生此类事件时,大家能理智地看待这些问题,想办法却解决它,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他也希望更多的组织或社会团体,能看到这些老师和孩子的不容易,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与支持。

    我们真想为孩子和老师做点什么

    “当南都公益基金会、清华伟新教育基金向云南省发布消息,希望能在云南地区找到与他们合作的伙伴时,我们马上就向他们提出了申请,最后由于我们多年从事公益事业的经验和本身与该活动的相关联性,终于顺利申请到了这一项目。”北斗星志愿者驿站团队负责人白丽娟回忆,但这并不是什么香饽饽,因为南都公益基金会、清华伟新教育基金队给予的活动补贴非常有限,所以项目申请下来后,可使用的活动经费也非常有限。就像志愿者,干了3个多月才拿到50多元的补贴。“但我们真的想为这些孩子和老师做点什么,正是怀着这样一颗心,我们才坚持了这么久。”

    白丽娟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全国性的针对民办教师的奖项是非常少的,很多都是当地政府出资颁发的此类奖项。谈到未来,白丽娟的眼神明亮了起来:“我们希望能和更多的组织合作,加大对这些老师和孩子的支持,让他们能走得更顺。”

    评选活动让大家重树信任

    李春香已经当了两年“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评选活动的志愿者,她说,“这个评选活动让大家彼此重树了信任。”

    今年还在农业大学上大三的李春香脸上还带着一些稚气,当说到作为志愿者联系各个学校时,现在的她还觉得有点委屈,“去年给各个学校打电话时,刚开始一共打了10个电话,6个没人接,3个接了电话,但不愿理我,只有钟校长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刚开始时我以为你是骗子,但你也没提钱的事,我还真的怀疑过你的身份!”蒜村双语学校的官校长之后告诉李春香,这就是她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但现在,官校长却可以信心满满地告诉李春香:“现在,就是你真的打算把我卖了,我也相信你!”

    “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大家愿意接受我们!”李春香笑着说。

    钟校长很安静,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别人在说话时,他也不喜欢插话,总要“点名”他补充内容时,他才会开口。他的声音很小,但却很清晰。

    钟盛斌是民莹学校的校长,由于自己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也当过小学教师,所以对农民工子女求学的艰辛和无助深有体会,于是从他加入民办教育队伍的那刻起,就立志要让农民工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2008年9月1日,经过两年的各处奔走,民莹学校终于挂牌开学了。

    今年,民莹学校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在这4年里,钟盛斌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每次看到自己学校的学生,他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钟盛斌记得自己的学生中,有个男孩名叫朱守田。朱守田兄妹三人都在民莹学校上学,可学费却一直都没有交清。朱守田的父亲在工地上打工,可工钱却一直被拖欠,没拿到手。欠下的学费一直没交清,虽然朱守田的母亲答应年前一定交清所欠学费,可到大年三十的晚上,还是没来交学费。

    以为出了什么意外,钟盛斌找到了他们租住的出租房,可眼前的一幕让他心疼不已:一家五口人挤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里,每人端着一碗清水挂面在吃,这就是他们的年夜饭!看到这一幕,钟盛斌掏出身上的100多元钱,让他们去买点肉吃。后来几年,他减免了朱守田三兄妹的所有学费,直到他们小学毕业。

    瞿德福老师,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在另一所学校当了10多年的代课老师,8年前来到民莹学校,成为一名民办学校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老师,可他却从没有享受过一名教师所应享受的福利。

    瞿老师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孩子们补课,从来都不要钱,每次说到这个,他总是咧嘴一笑:“这没什么,主要是孩子的基础太差,我心里急啊!”

    在学校教书这么多年,瞿老师连假都没请过,就担心请假耽误了孩子们的教学。即便条件再艰苦,瞿老师也从没想过离开,“老师如果频繁地流动,那还有谁来教孩子呢?”

    一次,学校里组织学生到公园去游玩,吃午饭的时候,孩子们看到老师和他们吃的饭菜一模一样时,几个小家伙躲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就跑开了。就在瞿老师好奇大家跑哪里去的时候,孩子们抬着一盒方便面跑了回来,把方便面递到瞿老师面前,“瞿老师,这盒饭我们这么小的个儿才刚刚吃饱,您怎么够吃呢?这是我们给您买的,快吃吧,您要多吃点!”

    那一刻,瞿老师感动得差点哭了,但他舍不得让孩子们花钱,立马假装生气:“谁让你们买的?我不吃,退回去。”可平常十分听话的孩子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的话。最后,他只能把方便面泡了,分给这些孩子吃。“公园里的方便面可是卖11元一盒啊!”跟记者回忆起这个事情,瞿老师还十分心疼孩子们“乱花钱”。瞿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每顿只给孩子5块钱,这11块钱对他们而言,可是两顿饭钱呐。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民办教师,奥斯卡,重树信任,,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