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标准科学 > 标准科学 > 正文
日本家电衰败:必须的警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2/9/18 14:36:07     
    1989年,索尼公司的总裁盛田昭夫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日本可以说“不”》。观察并分析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家电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20年内日本是如何走向没落的。日本的家电之死,是产业变化的基本规律使然,给我们以警示,他们的今天,就是中国企业的明天。 

  1989年,索尼公司的总裁盛田昭夫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日本可以说“不”》。当时,以索尼、松下、丰田等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全世界市场上建立了竞争优势。在这个小册子里,日本企业家显示出的自信或自傲,给人以阴郁的联想:超越美国,指日可待,日本企业家(背后是日本政府)会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经济版图吗?然而,站到今天的制高点往回看,二战后,日美经济差距在迅速缩小,但1990年是个转折点:差距重新拉大。美国经济以2%—3%的速度稳步前进,而日本经济却陷入停滞,进入“失去的20年”。


  观察并分析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家电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20年内日本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日本家电企业为什么衰落?


  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会有不同的代表性产业。这是经济增长的经验性内容。日本家电企业走向衰落,是有必然性的。分析一下家电行业的技术特征。家电行业的代表性技术并不复杂,由于是生产线制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太高。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就引进了大量电视生产线。与日本企业相比,中国家电最大的优势是工资成本,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家电领域后,日本企业必须放弃中低端家电市场。从当今市场上仍然存在的家电品牌可以看出,韩国企业(如三星、LG)在与日本争高端市场,中国企业(海尔、创维、康佳、TCL、长虹等)一方面积极参与中高端市场竞争;一方面利用成本优势,几乎囊括了中低端市场。


  在家电市场短兵相接的竞争中,逼着日本企业不断往最高端攀登。然而,最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多大?即使全部被日本企业占据,能确保日本家电巨头生存下去吗?根据日本夏普公司的预测,对60英寸薄板电视的需求量,全球不过200万块,而日本一家生产60英寸面板的企业的产能就达到了600万块。


  在人均GDP超过4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家电产业不足以成为日本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撑如此高的发展水平。同样是发达国家,分析一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就能理解日本面临的困难。


  如何动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技术层次的产业:如果说以家电为代表的制造业是1万美元这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那么,金融、软件、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则是美国4万美元发展阶段后的主导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美国企业放弃传统优势产业,比如汽车,也同样是个痛苦的过程。企业倒闭或收缩产能,首先带来裁员和失业,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但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个世界潮流,每个发达国家都不能借口保护就业机会而强迫失去优势的产业继续生存下去。与日本家电产业相类似,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在日本汽车和德国汽车的竞争面前,步履维艰。


  全球市场一体化,固然给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带来了危机,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承接这些产业,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良机。一方面,中国企业和这些著名的汽车企业合资经营;另一方面,可以创办自己的品牌,或直接并购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对传统产业巨头来说,到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合资经营,也是分享对方的市场和收益,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竞争是个创造性毁灭过程,适者生存是个铁的法则。每个企业都要把自己的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组织起来。从最近30年来的改革实践看出,只有中国民营企业才能担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是无法挑起这个重担的。


  1998—2002年,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做了激进的改革,通过抓大放小,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推向了市场。那些保留下来的企业,都是经营状况相对更好的企业,但即使如此,他们的绩效也显著落后于民营企业。2004年和2008年,中国政府对经济单位做了两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在工业部门的规模以上企业中,两轮调查都存在的国有企业,其资金利润率分别为3.67%和4.95%;民营企业则达到7.23%和22.78%,分别是国有企业的2倍和4.6倍。国有企业亏损的比例分别为34.9%和24.2%,民营企业只有19.3%和15%。在这两个普查年份,仍有14.6%和16.2%的国有企业得到了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国有企业的效益会更差。


  面对产业变化,中国企业怎么办?


  对企业家来说,日本的家电之死,似乎是一个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们天天在市场上拼搏,见惯了企业的出生与死亡,但对中国政府来说,这些日本家电巨头的衰落却非常有警示意义: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如果中国企业过早失去竞争力,那么,中国就会像拉美国家那样,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下一阶段,对中国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爬坡阶段,政府要出台明智的政策,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助一臂之力。


  中国政府面临最紧迫的改革,是放开金融领域,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当每个中小城市都有几家生机勃勃的民营银行时,就能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活力:这些民营银行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充当“伯乐”,他们熟悉本地的企业家,熟悉他们的诚信水平、发展潜力,从这些企业家幼虫中,辨识出谁是“乔布斯”,谁是“扎克伯格”,愿意冒风险资助这些小厂商脱壳成长,发展壮大。这样的发现功能,是今天的国有银行所不可能具备的。


  发展阶段是无法超越的,正如过去的“超英赶美”必然失败一样,但对企业家来说,不仅能充分利用中国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也善于利用国际上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成长为世界领先的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可以在传统产业中涌现出海尔、联想这样的优秀企业,也可以在高端技术领域,虎口夺食,出现华为那样跻身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


  日本的家电之死,是产业变化的基本规律使然,给我们以警示,他们的今天,就是中国企业的明天。竞争和风险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企业家,只有那些敢于在市场上“拼刺刀”的企业家,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当中国家电企业明天也面临衰落和死亡的时候,希望他们已经成功完成了转型和升级,进步到更高的产业层次。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我们还有很多未竟的改革大业需要完成。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日本企业,家电产业,日本汽车,家电领域,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