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赵家湾村是一个贫困村,分布在一座千米高差的大山深处,没有矿藏分布没有独特资源,有的只是星布在高山大岭中土地和山林,要想整村脱贫致富,实为一件难事。然而,数年过去了,赵家湾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已由2002年的457万元上升到1209万元,人均纯收入也增加了一倍,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村山村。
9月12日,谈到赵家湾村的变化,长阳扶贫办主任覃唯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长阳实施了整村推进的扶贫战略,确立重点,合力帮扶,每个县直单位都要重点联系一个贫困村。在宜昌市、长阳县司法局等单位的合力帮扶下,赵家湾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试点到示范的蝶变,成为长阳1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的一个先进典型”。
赵家湾村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西部、湖北清江水布垭大坝库首。该村地势险恶,山大人稀,最低海拔只有216米,而最高海达到1462米,山下是春天,山上还是“冬天”,海拔形成的立体气候,也为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
思路决定出路。赵家湾村依托扶贫部门的支持,首先丢掉了传统的“靠山吃山”的做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农民思想教育入手,让农民由过去的五谷杂粮都种,变为特色产业化经营,让好田好地挣大钱。
他们结合赵家湾村“上到天边,下到江边”的立体海拔气候特征,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胆实施“3711”产业脱贫工程,即“低山发展3000亩鲜果,中山发展5000亩核桃(套种魔芋2000亩),高山发展1000亩烟叶,全年出栏10000头优质牲畜”,从而形成了“高山、中山、低山”立体产业布局。
在司法局等单位的合力帮扶下,赵家湾村的农民出现了惊人转变,由最初的“要群众发展”转变为如今的“群众要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全村现已发展椪柑2000亩,布朗李、脆蜜桃370亩,目前正在积极运作村集体低效林改造项目,种植伦晚脐橙1000亩以上,首批300亩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六组残疾人李顺才,以前是典型的特困户,他以土地流转方式承包原村倒闭柑橘厂基地64亩,蜜柑品改椪柑40亩,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营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
“品改”是柑橘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年蜜柑品改椪柑时,枝条0.5元/株,农民先是不接受,村委会大力宣传发动并提供优质服务,面对枝条供不应求的困局,村主任覃孔勇让农民到他家田里免费剪技条,激发了村民的品改热情。六组村民覃孔西,以前7亩蜜柑园年收入3600元,品改后又新发展20亩椪柑,如今,27亩椪柑园,每年收入可达20余万元。
为了鼓励农民发展核桃产业,赵家湾村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如核桃苗每根10元,通过专业合作社补7元,挖机每小时270元,农民自己出120元,村补贴150元,从2009年起步,当年栽种1500亩,现核桃的种植规模已达到5000多亩 (套种魔芋2000亩),10亩以上的大户有9户。
烟叶每亩收入4300元,而水稻仅1350元。农民烟叶下水田,水田变旱田,目前已发展白肋烟、马里兰烟1000多亩。四组种烟大户覃孟洋2012年22亩,每亩3500元,年收入8万元;七组村民李发贵去年2.2亩烟叶卖了8760元。
在立体产业发展的同时,赵家湾村把路网交通建设当着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2002年村组合并时,全村公路总长不到10公里。
为破解交通瓶颈,赵家湾村以宜昌市司法局等各级帮扶为依托,通过公益投劳,向外争取,项目聚合等方式,开山劈石新修公路21公里,扩修公路24公里,打通村内环形路19公里,不断改造提档升级公路等级,现全村公路通车里程达73公里,路网完善,交通畅达,公路入户率达99%,基本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
干部吃苦在前。在修4组公路时,正值冰天雪地,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海、村委会主任覃孔勇等“两委”干部轮流上阵,日出而作,星夜收工,风餐荒野,作业工程机械晚上还要让人坚守用火烤防凌冻,群众自发地把自家最好吃的猪蹄子、土鸡子送到工地,表达对公路的渴望和对工作人员的无限感激之情。原冷竹口共有397人,紧邻巴东,村委会干部每次步行5小时到工地,与施工人员和农民同吃同住,连皮鞋底都掉了,历时半年,修通了7.5公里5米宽的碎石路面,解决了深山人民出行和运输难题,带动发展烟叶677亩,成为该村烟叶的主产区。
农民不甘落后。全村修建公路,农民没有要任何实补偿,在新修一条自然村公路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辐射更多农户,共拆掉民房11间,更涌现出了像村民覃仕柏无条件拆4间屋让路的感人事迹,他家中两间猪舍是他两口子翻山越岭十几公里背沙建设的“经济指望”,就连厨房也被拆掉,全家挤在一间堂屋里,做饭的灶就是大门旁垒起几个石头,但他一家不仅没有要求补偿,还说修路是造福他们千百辈子的大好事,坚决支持。
干部接地气,群众有底气。宜昌市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贺金华被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间,对全村所有547个农户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走访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民之所需、民之所想、民之所盼、民之所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宜昌市司法局从2010年起对口帮扶赵家湾村,该局“一把手”每年坚持带队驻村开展“六送下乡”(送政策、送资金、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农资)帮扶活动。两年多来,该局累计扶持该村资金6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赠送办公桌椅200多套,每年结对帮扶贫困户6户。
带着感情到农户,带着技术到田头。赵家湾村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实用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每户培养一个种养能人和经济明白人,全村培养了一支100人规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农村经纪人队伍,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配方农户达到80%以上。培育知识化、信息化、组织化新型农民。8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办“雨露计划”实用技术“菜单式”培训,驱车跑完村内全程73公里,为赵家湾村400多村民送去了“核桃技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