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济宁北湖杯”第六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记者团赶赴汶上县进行采风报道。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877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493个村居,总人口78万。据汶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成勇介绍,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佛教文化、运河文
化、儒家文化、始祖文化交相辉映,素有“千年古都,儒贤圣地”之美誉。
记者团先后到汶上县经济开发区、宝相寺景区、莲花湖湿地、杨店镇滨湖社区、杨店镇民俗文化展馆、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等地进行参观采风。
汶上县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实际建成面积6.6平方公里。建成区实现了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管道天然气及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八通一平”。 2010年以来,汶上开发区又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亿元,实施了开发区“南扩增容”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拓展发展空间8个平方公里。截止目前,汶上开发区入区项目总数138个,合同投资总额已超百亿元,投产企业12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8家。现已形成以金成机械为龙头,以新风光电子、新力数控、精良海纬、众鑫机械等企业为骨干的机械电子产业。以如意天容为龙头,以如意润发、金岛服装、爱丝制衣等企业为骨干的纺织服装产业。以佛都LED为龙头,以三德电子、华都照明等企业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宝相寺景区位于汶上县城西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圣地,宝相寺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核心景点宝相寺始建于唐朝,原名昭空寺,宋贞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历经千年沧桑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成为齐鲁大地上的佛寺名刹。1994年3月15日,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宫内出土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特别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的显世,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使宝相寺在国内外享有“第二法门寺”之美誉。
莲花湖湿地位于县城北沿滨湖大道两公里处,是省林业局批准的省级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莲花湖依托,充分利用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滩涂众多、水源丰富的特点,以构筑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展示汶上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特色,是集湿地生态、人文景观、农业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一期工程建设面积4360亩,其中水域面积2000余亩,绿化种植面积1000余亩,分为植物观赏区、湿地展示区、农业体验区、民俗文化区和休闲服务区五大部分。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鲁西南民俗展馆、孔子化行中都、荣子乐琴、白英点泉等体现汶上文化特色的景点正在建设,一处风光秀美、生态优良、人文丰富的旅游景区已经成形。
汶上义桥煤矿位于山东省汶上县义桥乡境内,井田勘探面积31.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862万吨, 可采储量4200万吨,始建于2003年6月,2005年3月份成功实现试生产,2006年1月正式生产,主采低灰、低硫、高发热的优质三层煤,采用一对立井单水平开拓,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5万吨,2008年底由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核定为年产90万吨。截止到现在,义桥煤矿已累计生产原煤36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余元,实现利税10.6亿元,实现利润6亿余元,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连续被授予“功勋企业”、“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煤矿安全程度评估AA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一通三防’安全示范矿井”、“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