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地方信息联播 > 地方信息联播 > 正文
邢以群:做企业要有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杭州分站       时间:2012/8/20 16:02:06     
人于逆境中,或艰苦奋斗,或谨小慎微,甚至挫而愈勇直达功成方才罢休,而一向顺风顺水,则可能麻痹大意。做企业,市场变化瞬息万千,企业主该如何预测市场变化? 
    人于逆境中,或艰苦奋斗,或谨小慎微,甚至挫而愈勇直达功成方才罢休,而一向顺风顺水,则可能麻痹大意。做企业,市场变化瞬息万千,企业主该如何预测市场变化?

          


    “企业经营管理层应该时刻保存一种危机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群教授,在“浙江大学EMBA高端沙龙 与大师零距离”的论坛上谈论经营企业之道时这样强调,只有这样企业方能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非一味地追捧,所谓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一个大企业的行程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在青春期会长青春痘,长在其他年龄段就不是青春痘。

    做企业也一样,企业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企业主要学会分析判断,企业所处的每个阶段及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主要矛盾抓牢问题就很容易解决”邢以群说。

    做企业,企业才是最大的产品,所做的产品无非是在为企业打造形象,所以,产品可以失败,但企业不能破产,这样才能做一个百年品牌。

    企业如何才能做成一个百年品牌呢?

    邢以群从企业的发展规律分析,企业要经历一个从子公司到产业集团再到投资集团的过程,企业主则要经历一个从能人到管理者最后到总裁的成长。

    任何事都有一个出现成长、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企业也不例外,从短期成功到百年企业都有一个时间期,撇开机遇问题,决定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企业主的战略方式。

    如果一个团队,在组织、研发、营销这三方面有一个持续的创新,那么,这个企业团队走二三十年不成问题,但这些东西只能支撑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后该何去何从?

    人会死,只有精神能长青,企业也一样,所以要有企业文化、健全的经营机制、组织学习创新的能力。邢以群还强调,这些东西并不是要等到企业成长到二三十年的时候才做,要在一开始就做,所以,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在打造企业文化。

    做企业是一个永不止歇的过程,其意义就在于不断的拼搏,不断的进取。试想,如果企业仅仅止步于现状,认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再去寻求新的项目,企业产品的优越性与眼前的稳定性就不保了,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拥有抢占行业市场制高点的机遇。

    企业要有超强的危机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的商机与危机是并存的。具有市场潜力并不等于能把蛋糕做大,如果不能认真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会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而且会给竞争对手很大的可乘之机。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危机意识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日本企业的龙头老大,在世界汽车业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丰田的经营被称为“危机传统经营”,在世界企业界也是不可思议的经营方式。

    丰田公司一共拥有51个车型,连续多年全球销售名列前茅,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1%,但是,公司手边始终保有2兆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400亿)的现金,目的是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这些钱可以支付公司两个月的短期债务,以及全体职员的退职金。

    丰田的高层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对于公司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闭,因此,必须时刻保有这种危机感”,这种危机经营方式是丰田公司的传统。

    企业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

    四季轮回,有春天也有冬天,经济同样有周期,有高潮期就有萧条日。所以做企业不能太安于现状,觉得眼前的日子很好过却没有意识到冬天来的那一天,如果没有想到就会冻死人,因为肯定不会为此有所准备,正如北京“721特大暴雨”,放在广东或许不会如此狼狈不堪。

    这一论断很形象的说明了,做企业不能松懈,更不能忘记危机,商海时刻都是激流涌湍,商业之道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记者:李斌)
责任编辑:李斌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邢以群,EMBA,浙江大学,企业管理,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