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行业,无论是营销理念还是销售渠道,对于传统手机企业都是一个冲击,这也将推动传统手机企业的转型。
实际上,对于中兴等国产手机企业而言,1000元~2000元正是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主流价格段。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千元智能机市场的竞争迅速由蓝海变成红海,价格下滑速度之快让诺基亚CEO艾洛普也有所感慨。
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行业,“首当其冲”的正是中兴、华为这类产品定位于同类价格区间的传统手机企业。
不过,中兴通讯(000063)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兴只是被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撞了一下,但并未撞倒”,他同时认为,如果从销量上看,几乎完全未受影响。
日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何士友:这个现象的背景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有40亿~50亿移动用户,远超过PC用户,所以互联网企业也前仆后继地进来,这有点像当年刚发手机牌照时的手机行业,泡沫太大,整个行业非常浮躁,但最终剩下的没有几家。
不少互联网企业的手机产品只是面向非常小的受众,外面名声很响,但产品却看不见、摸不着;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一般。到目前为止,我也没看到这些企业成熟的盈利模式,我希望能提醒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风潮,毕竟企业最终要对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利益负责。
日报:有观点认为,这对中兴等手机企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您怎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