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环保 > 环保 > 正文
居民垃圾分类习惯需引导 激励与监督并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12/3/22 11:40:19     
  日前,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正式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模式,符合生活实际,具体的实施步骤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日前,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正式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目前,各试点单位正逐步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四类标准,设置绿、蓝、红、黑四色一组的垃圾桶,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从1997年开始,北京一些小区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编写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鼓励将生活垃圾分类。其中建议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应遵循有利资源再生、有利防止二次污染和有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实施的原则。


  规定虽然如此,但执行情况并不好,分类习惯难养成是垃圾分类难见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二七剧场路附近的张女士说,她周围的邻居和朋友很少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以前,居委会还宣传了一阵垃圾分类的好处,还送垃圾袋,大家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张女士说,“但后来很多人还是感觉太麻烦,图个方便,随便一扔就拉倒了。”


  培养居民的绿色消费理念至关重要。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我们之前低估了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困难,今后应把绿色消费理念、环境保护理念提升至素质教育的高度,使居民的行为与现代化的城市相匹配。”他认为,在垃圾分类尚未上升到居民自觉行为的情况下,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让大家乐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例如,环保部门对垃圾分类处理达到验收标准的小区,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回收小区的垃圾,否则就提高回收的价格。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例如在小区内聘请义务监督员,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及时纠正居民投放垃圾时出现的差错。


  据介绍,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合理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政府下设环境科,专门针对小区的垃圾回收管理,每户居民家都有一本“垃圾回收日历”,居民按照规定的日期、地点,把分好的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模式,符合生活实际,具体的实施步骤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垃圾回收,分类收集,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