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专家解析 > 专家解析 > 正文
银行业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2/2/28 9:47:44     
  在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银监会2月17日发布的银行业收入情况,使得银行业的垄断、暴利与腐败的链条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今日,本报发表四篇与银行业内容相关的实体经济评论。  
  编者按:

  在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银监会2月17日发布的银行业收入情况,使得银行业的垄断、暴利与腐败的链条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今日,本报发表四篇与银行业内容相关的实体经济评论。

  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咋舌的数据,再一次把社会的焦点引向银行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在取得令国际同行自惭形秽的闪亮业绩后,银行业者对出色业绩讳莫如深,保持沉默。一位实业企业家对此揶揄道,如果是走私、贩毒,赚了大钱不敢说,那是因为违法。像国内银行这样,合法渠道赚钱,也不敢说,他们在担心什么呢?

  与银行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因子———中小企业不断恶化的融资环境。显然,银行担心背负“为富不仁”的道德批判,更为担心银行高利润形成的垄断背景引起社会的深究,从而引起社会变革打破或者结束这种财源茂盛的局面。银行业盼望的是“闷声大发财”。

  银行的暴利与厚薪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有一段银行业利润的坦言,“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段话被网友竞相转发,其中不乏讥讽和质疑的评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则公布: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这两段话,都一度为社会广为关注。

  银行和实体经济利厚利薄的差距,到底到了多大的程度?数据表明,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42.36%,其中北京银行最高达到51.79%,华夏银行净利润率最低,也达到了26.6%。
  综合2007年到2010年4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看出,四大行在这4年间的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两万亿,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企的利润总额不足四大行的一半,为9927.77亿元。烟草制品业4年的利润总额为2705.75亿元,还不到四大行的1/4。

  在银行高额利润下,更为令人关注的焦点在银行业的丰厚薪酬和年终奖,以此可以窥见银行业的本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差距自然引发人们普遍质疑,甚至是愤怒的指责。

  银行业的“福利腐败”,也是媒体和公众的焦点。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行业腐败现象。

  垄断走向腐败的四个环节

  垄断产生暴利,暴利产生腐败,这似乎已是一个基本的定律。

  垄断本来是经营方式的一种,与腐败的产生无任何直接联系。企业垄断经营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和效益归属于国有资产以及国有企业本身,这是第一个环节,是对外因素;而腐败现象的产生则在于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问题,是第二环节,是对内的因素,这也是关键环节。

  马克思正是在研究资本分配过程中发现资本的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发现资本主义特征的。金融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出现问题涉及第三环节,是经理人制度,这个制度在2001年以前叫“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个制度将企业内部全部事物的处理大权完全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个小集团,进而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权力垄断,这一垄断的概念是内部权力垄断,而不是外部的经营垄断。

  这个内部权力垄断的第三环节与上述外部经营垄断的第一环节完全相隔离,与上述内部分配制度是相切关系。如果我们把个人的财富占有理念看做第四个环节的话,那这个第四环节与第二、第三环节是一个三切圆,他们与第一环节本来都处于脱离状态。由分配制度、经理人负责制和个人私心形成的三切圆,就如同一个三原色的画板,其各自独立的部分呈现本色,相切合的部分则发生变化,三圆相切的那一个关键点上则必然是黑色。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成员和办公室组成人员的建议》。会议听取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2011年工作总结》。会议审议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2012年工作要点》,并通报了贯彻落实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的情况。与会代表还讨论修改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

  中国企联在过去的一年中,根据国家三方工作部署,认真履行企业代表组织职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在加强劳动关系调研、参与劳动关系立法、推动企联系统三方机制工作、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贯彻实施、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参加中央有关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联合调研组,对浙江、北京、辽宁、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情况进行集中调研,并完成浙江、湖南两省调研报告和相关经验材料总结。与中央有关部委联合举办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后,中国企联通过召开地方企联会长会议、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全国企联系统雇主工作会议等多项措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中国企联积极部署《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先后在北京市、重庆市、河南省郑州市等地举办集体协商师资培训班和集体协商企业培训班,并与国际雇主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共同编译了《战略性集体谈判雇主入门》一书,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中国企联还与人社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同时,中国企联定期编印雇主工作简报等信息交流材料,并编写完成《2011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内重大问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银行,垄断,阶层,资本,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