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在色拉寺里辩经 在朝圣的殿堂观赏野玫瑰
来源:搜狐旅游       时间:2011/12/21 15:36:15     
  藏地寺庙神秘的吸引力既蕴含在那金碧辉煌的建筑与珍宝之中,又源于那一群群无比虔诚的信众,也来自于各类极具宗教和民族特色的法事活动。人们都说拉萨是一个适合人们发呆、晒太阳的地方,色拉乌孜山下的色拉寺也不例外,只不过发呆的不是人,而是鸽子。 

  高原朝圣

  夏日的午后正是圣城拉萨一天阳光最明媚的时间,游人们大多都沉浸在八廓街上的茶馆中享受休闲惬意的午后。而我则因辩经,走进这座辩经声回响了六个世纪的高原“野玫瑰”——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色拉”藏语意为“野玫瑰”,因寺院所在的色拉乌孜山下长满了野玫瑰而得名。色拉寺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它的创始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益西,这位被明王朝封为“大慈法王”的一代宗师曾以国师的身份为永乐、宣德二帝讲经说法。


  色拉寺因辩经而为外人熟知,但色拉寺却并不只有辩经。距离辩经开始尚有一段时间,闻名遐迩的辩经场也还在蓝天绿树下紧闭着红色的大门,我决定在寺院里走走。午后蓝天下高耸着佛塔,黄铜塔顶和转经筒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带着墨镜的僧人在沉思,手拿念珠的信徒则在转经筒边述说着自己的祈愿。


  转着经轮的转经者总是藏传佛教寺庙内不可缺少的风景。每个供奉着佛像或经筒的阁楼旁,总是可见这些虔诚的身影。有的双手合十祈祷着佛主的保佑,有的只是在默默地转动着手中的经筒。我眼前是一位老妪,身着深红色的藏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口中诵念着佛经,在佛塔前轻轻一拜……


  更多的当地人则在殿宇间的巷道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衣着与身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目的:朝圣。这是藏地所有信教群众每天的必修课。他们坚信:一天之中越多次地接触到佛主,就会受到佛主越多的赐福。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也在色拉寺的各个殿宇内完成了一圈小小的朝圣。作为“拉萨三大寺”之一,色拉寺殿宇令人震撼。殿堂内绘满了色彩缤纷的壁画,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经幡、经筒比比皆是。其中,明清两代政府赐予的各式经典、佛像、法器更是显出了色拉寺非同寻常的地位和身份。


  色拉寺内最著名的塑像是措钦大殿内的马头明王金刚像。马头金刚,梵名Hayagriva,是观音菩萨千千万万化身中之一,是帮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不同于印象中观音菩萨的慈眉善目,马头金刚相貌凶恶, 令人毛骨悚然,但这忿怒形相,并非动怒或瞋恨,而是为了帮助众生而现的,其背后是对众生之悲心。几乎所有进入色拉寺的人,不论是游客还是朝圣者,都会将头伸进马头明王金刚像所在的神龛内,用头触雕像的基座,以显示自己对神灵的敬意,并祈求无所不能的佛能将幸福和快乐赐予自己。当然,我也没有例外。


  即便是没有信仰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与朝圣者共同行走在布满酥油灯的殿堂内,一起向各式佛教神灵鞠躬叩首。行走其中,满眼都是璀璨夺目的珍宝,身旁尽是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口中默念经文,或是捧着象征纯洁与神圣的哈达,或是拿着高原特有的酥油,来到高大庄严的佛像前,为心中的神灵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的同时,也献上了自己最真心的祈愿;在为那永不熄灭的酥油灯添上一块自制酥油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灵添上了一份永不熄灭的信仰。


  一隅宁静


  信众脚步匆匆只为参拜而来,游人们则大多直冲辩经场,此时的色拉寺庭院内有一份难得的宁静,而我则有闲暇,可以好好地看一看这座传奇的寺庙。


  行走在安静的石板路上,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两边是高大的藏式房屋,这应是僧人们的房舍。而屋舍之前,就是那已盛开了六个世纪的玫瑰花。


  眼前,金色的转经筒在阳光下闪耀;远处,是圣洁的雪山,那蓝天下的洁白似乎是在与藏式房屋那白色的墙体一比高下。


  绘有佛像的石块是众人景仰的神石。当地年轻人告诉我,用小石块去敲击三下这块圣石,并在口中默念六字真言,也是祈求佛主赐予幸福的一种方式。看那圣石之上满是人们敲击留下的小坑,就可知人们对幸福的永恒渴望。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也用石块敲击了圣石,没有宏愿,只求家人一切平安,此次西藏之行一切顺利。


  人们都说拉萨是一个适合人们发呆、晒太阳的地方,色拉乌孜山下的色拉寺也不例外,只不过发呆的不是人,而是鸽子。屋檐下,窗台上,随处可见它们在阳光下休憩的身影。


  当然,它们也会因为一件事而展翅高飞,但那不是为了寻觅食物,不是因为外人惊扰,而是因为一声号角的吹响。这声号角的吹响就意味着众人翘首以盼的辩经终于开始了。


  辩经声起


  辩经场在色拉寺的最北端,沿着寺内最宽的道路直行即到。午后3 点的夏日阳光刺眼而炙热,但色拉寺辩经场内正在进行的辩经则更加热烈。


  辩经,是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为“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


  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吐蕃三大法王之一的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就是建桑耶寺的那两个人)等高僧,入藏弘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败下阵来。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孰优孰劣、孰好孰坏,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练禅宗,讲究的是心领神会的顿悟。这种注重心灵和感性思维的方法在辩论中,显然辩不过擅长逻辑思维,强调正误推判的印度佛教。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也就是从那时起,激烈的辩经声已在雪域高原上回响了超过1300 年的时间;那极具特色的辩经手势也依然在被千年之后的喇嘛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空旷的辩经场上重复着。


  色拉寺与其说是一个朝拜圣地,不如说是一个佛学殿堂。色拉寺内只有一个措钦,却有三个扎仓。措钦是供奉佛像、经书和供僧侣集合的集会点,而扎仓就像是大学里的学院,是僧侣们学习佛经的场所。正是因为这浓郁的学习氛围,作为佛学学习主要手段的辩经才能在色拉寺发展、传承。


  僧人们三三两两形成不同的辩经组合,有的一对一,有的一对多。有的站着发问,答辩者则席地而坐。只要是任何有关佛法的题目都可以拿来讨论。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辞激烈。诘问者紧紧重新逼问;答问者气定神闲,侃侃而谈。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显出藏地佛门禅机;短诵长吟、低念高唱,辩经声混成一片。


  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辩论者那各式各样的手势和肢体动作,他们或在提问时高举手臂向下挥落,象征着用文殊菩萨之剑砍掉无知;或将手掌压下,也就压掉了自己心中的贪嗔痴;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而双手相击则有三层含义,一是喻示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产物;二是用掌声代表五常,说明一切都稍纵即逝;三是清脆的掌声唤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恶念。


  虽然语言不通,也不明佛法,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与我一样,来色拉寺就是为了建寺6 个世纪以来响彻云霄的辩经声。在与旁人的交谈中,认识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者。他已是第三次来西藏,走遍了包括神山圣湖在内的众多佛教名胜,而色拉寺的辩经场则是他每次进藏都必到的地方。他说,他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看这群年轻的僧人们在古树参天、碎石铺就的辩经场内为了一个话题而展开辩论的场景。每次他都会拍下许多照片,他喜欢这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每一个表情。因为这难以言表的一举手一投足,因为这发自内心的专注与欢笑,因为这别处难见的激烈与热情,相信你也理解了这为何会如此令人震撼。


  也许,我们还应该记住这群年轻僧侣的容貌,因为在他们中,很可能会有明日那一言九鼎、万人景仰的活佛。色拉寺可以算是藏传佛教寺庙中的清华北大了,因为在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的僧人中,有不少就来自色拉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辩经。因为在“格西拉让巴”的考试中,辩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当我询问一位年轻僧侣他还有多久能获得格西时,他的一番话却令我深有感触,他说:“格西只是一个学位,是否获得只能因缘而定,也希望我能修前因不求后果。”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色拉寺,野玫瑰,大乘和尚,显宗,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