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公开数据显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中央企业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管理创新、经济效益等方面也更上层楼、表现优秀。 成绩喜人,但不能盲目乐观。相反,央企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忧患意识,并把培养和树立这种意识当成自己基本的精神修炼。 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集体崛起。攥着世人瞩目的优秀成绩单,一些企业可能产生骄傲情绪和懈怠心态,感受不到改革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实在值得警惕。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在判断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幽灵正在徘徊游荡,而招致这个幽灵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问题恐怕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增加、金融市场震荡的国际经济局面可能长期延续,那些努力推行国际化战略、实施跨国经营的央企应该如何转动舵盘、避开暗礁、迎击风浪,是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一些央企自身还存在投资决策轻率粗放、公司治理不完善、集团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有待解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全球变局带来的企业竞争不会因各方力量的衰退而减弱,反而会因求生本能的激发而加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面对如影随形的各种陷阱,部分央企理应摒弃某一时期“大干快上、跑马圈地”的浮躁心态,重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精神。 辩证看待危机,化危为机,是全球变局中央企领导人应有的智慧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全球经济变局是对过去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的一次深刻否定,而强化机遇意识,在危机中杀出一条血路,则是对危机的一次否定。央企应运用这次否定之否定,推动中国经济走上一条破旧立新的智慧发展之路。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核心在于实体经济出现危机,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和利润率下降,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涌到虚拟经济部门,使虚拟经济畸形膨胀,直到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失去实体经济的支撑,矛盾日渐尖锐,最终戳破泡沫,引发实体经济危机。 回归实体经济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为了走出危机的泥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布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的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战略突破口,回归实体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是一场充满智慧力量的角逐。 可以断定,这场角逐将再次带来新发明、新技术、新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新一轮的产业振兴和转移、国际分工和合作以及资本大范围重组将应运而生。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把握引领未来的战略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央企应该冲到竞争制高点上抢占一席之地。 在2008年的那次全球经济衰退中,一些中国企业借国际竞争对手力量被削弱、市场占有能力锐降的机会,乘机扩大市场,就是运用“危中有机、化危为机”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站稳了才能有力前进,前进中才能保持平衡;站稳而不站定,前进而不冒进。透过纷繁芜杂的表象看清机遇所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拿捏好“稳度”和“进度”的关系,面对诱惑能缩手,该出手时就出手,也是对央企领导人智慧的一大考验。 瞄准世界一流,在“稳中求进”中发挥引领作用,应成为央企目前最重要的实践 瞄准目标才能少走弯路,从而更快捷地到达。 “稳中求进”强调“稳”字,这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矛盾。相反,面对全球经济变局,央企更应盯紧这个目标,坚定不移,逆势而上。中国企业近几年进入全球企业500强榜单的数量大增,国际排名也大幅提升,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正是中国企业在危机中逆势而上的明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应成为央企在“稳中求进”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行动指南。 首先,央企要做优化资源配置的引领者。央企往往是所在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主要集中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新的一年里,央企应该勇于自我变革,把企业内外部资源集中用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引领其他企业,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其次,央企要做经济效益管理的引领者。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贸易壁垒的增加和金融市场的震荡,央企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在稳步开拓传统市场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同时,继续深化股份制改革和董事会试点,完善公司治理,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防范财务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引领中国经济转型。 再次,央企要做风险管控的引领者。“稳增长”本质上需要防止经济出现大进大出、大起大落,而全球经济变局中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内部管理风险等会空前泛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到有效预防、及时应对,是新形势下央企生存发展的必修课。 稳中求进开新局,展望来年又一春。在这个全球经济变局的冬天,希望央企能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思想照亮全球,用自己的实践温暖世界,用自己的奔跑迎接春天。
(曾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