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宏观角度 > 宏观经济 > 正文
财政支出年末盛宴 超收超支怪圈需打破
来源:财新网       时间:2011/12/12 11:57:32     
  保守估算,今年的超预算财政收入将达13312.68亿元。据测算,2010年全国财政超预算收入的55%被安排在当年末两个月追加预算花出。按此比例,今年年末两个月从超预算财政收入中追加的支出将达到7322亿元。而尚未完成的预算支出为22660亿元。 

  

 

今年最后两个月的财政支出尚未尘埃落定,

但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前十个月的数据看,财政支出的进程相比往年并没有明显加快。

 

 

  保守估计2011年最后两个月财政支出达29982.4亿元,约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坚决防止年终突击花钱。”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廖晓军称。

  廖晓军是在11月30日财政部全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视频会议上作此表态的。会议对今年前十个月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回顾。针对年底财政支出陡增的现象,廖晓军强调,要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年末是全国财政支出集中投放时期。按照往年情况,年底尤其是11月、12月两个月,财政支出将会爆发式增长。全年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可能在最后两个月内完成。以去年为例,年末两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共计28581.64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32%。

  今年最后两个月的财政支出尚未尘埃落定,但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前十个月的数据看,财政支出的进程相比往年并没有明显加快。去年前十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完成当年预算的72.2%。而今年前十个月完成全年预算的77.4%。仅仅提升了5.2个百分点。

  年末两个月的财政支出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当年预算支出的未完成部分,其二是当年财政收入增长超预算而追加的支出部分。

  保守估算,今年的超预算财政收入将达13312.68亿元。据《新世纪》测算,2010年全国财政超预算收入的55%被安排在当年末两个月追加预算花出。按此比例,今年年末两个月从超预算财政收入中追加的支出将达到7322亿元。而尚未完成的预算支出为22660亿元。两项加总,两个月财政支出总额保守估计为29982.4亿元,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将达到28%,仍接近三分之一。

  财政支出年底陡增现象持续多年,已成财政管理的顽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财新记者,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不细,花钱单位没有现成的项目储备。资金到位后,还需要去找项目。再进行可行性论证、支出。这样的过程使得财政支出节奏过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财政研究所所长许光建认为,花钱单位报预算时“宽打窄用”,收入往少报,支出往高报,导致财政实际收入大幅超出预算收入,这部分超收收入加剧了年底财政突击支出的现象。

  不靠谱的预算

  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支出,年底实际情况和年初预算都相差甚远。许光建对财新记者表示,这正是年底突击花钱症结所在。“当前财政为粗放式管理,预算精细化和科学化程度远远不够。”

  预算不精细、不科学一方面表现为决算数据和预算相差太大。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比2009年增长8%,而决算时的增速却达到21.3%。全国财政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11.4%,决算增速达到17.4%。

  相差悬殊的部分原因是,处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期,国外环境难以预测的背景下,预算要做到十分精确存在一定难度。但主要原因在于花钱单位“宽打窄用”习惯。由于收入需要完成,而支出不报就不能花,编制预算时,收入报得就相对保守,数额较低,而支出数额报得偏高。

  最终全年的实际财政收入大幅超预算,超出收入部分被各级政府在年底突击花掉。

  而预算不精细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各部门和单位编制预算时,对于下一个预算年度要做的事情只有大概情况,没有详细计划,最终造成“钱等项目”的局面。

  财政预算编制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基本支出按照定员定额走,不存在突击花钱的情况,影响支出进度的关键在于项目支出。

  刘尚希对财新记者表示,项目支出的现状是,各单位并没有提前储备项目,往往是报预算时大概报一些项目,等到资金下来再去找具体的项目;找到后进行可行性认证,之后再把钱落实到项目上,这样花费了很多时间,造成项目经费的积压。如果这些项目是跨年度的,可以转到下一年使用。但如果是当年必须完工的,钱就必须在当年花完。

  “问题关键是各单位要把花钱用途搞清楚,建立起项目储备库,并进行初步的可行性认证。等到资金一到位就可以投入这些项目。只能让项目等钱,而不能让钱等项目。”刘尚希说。

  而廖晓军认为,各单位上报预算时,对项目资金量估算不准确是年底财政支出规模大的原因。“一些项目支出前期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小,后期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特别是一些据实结算和以收定支的项目,往往在年底前进行清算支付。”

  超预算收入去途

  财政收入大幅超出预算亦为年底突击花钱提供了来源。

  从往年情况看,全国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一般远超过年初制定的预算增长率。以2010年为例,当年财政预算收入比2009年增长8%,而财政实际收入比2009年增长了21.3%。实际增长速度比预算增长速度快13.3个百分点。

  这部分超出预算的财政收入使得财政实际支出也出现相应增长。一般年初的预算安排为赤字,支出大于收入。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后,支出也大幅增加,年尾的决算仍然为赤字。

  2010年预算安排的全国财政支出为84530亿元,比2009年增长11.4%;赤字为10500亿元。

  当年实际全国财政支出89575.38亿元,比2009年增长17.4%。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48亿元,及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1356.94亿元,支出总量为93180.32亿元。全国财政收支总量相减,仍旧为赤字,达到10000亿元。

  “挣多少,花多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历年来如此,这是很不正常的。”许光建对财新记者说。 他认为,这部分超预算增长收入应该转为财政盈余,而不是悉数花掉。收入和支出的实际增长速度不能同时高于预算太多。“年初的预算收入存在客观性不可控因素,制定准确有难度。但预算支出应该是可控制的。”

  今年的财政实际收入又将不出意外地大幅超过年初预算。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10月公共财政收支情况,今年1月-10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达到90851.68亿元,已经比年初制定的全年预算收入89720亿元多出1131.68亿元。

  去年11月、12月两个月的财政收入为12181亿元。参照去年同期水平,即使今年年末两个月财政收入同比不增长,今年全年的全国财政实际收入也将达到103032.68亿元。保守估算,超预算收入将达13312.68亿元。

  刘尚希亦表示,超预算收入原则上当年不能花完,而是应当挪到下一年预算中使用。即便是用超收的收入追加预算,也必须经由全国人大批准。此种情况一般用于应急的支出,比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

  但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很少有将超收收入攒下来的做法。

  2010年全国财政超预算收入为9150.32亿元。据财新记者测算,当年追加的全国财政支出为5045.38亿元。这意味着,超预算收入中有一大半没有被转移到下年支付,或转为盈余,而是被“花掉了”。如果加上各级政府没有通过追加预算,即“乱花”的部分,这个数据将更为庞大。

  “政府都有多花钱的冲动,省不下来钱。手里有钱,可以多修一些桥,多办一些学校。如果不花,不就等于不办事吗?”许光建称。

  一位地方政府官员对财新记者表示,“如果本级政府超预算收入没有花掉的话,亦会被上级政府拿去用掉。这样还不如自己花了。”

  廖晓军在11月30日的预算执行会上表示要严格规范超收收入用途。中央财政超收收入除按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用于增加相关支出和削减部分财政赤字外,其余列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下年预算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民生支出。

  地方财政超收收入也要按照上述原则安排。除主要用于按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有关支出,以及落实提高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建设保障性住房、偿还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重点支出外,原则上都应用于补充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也有人士提出,宏观税赋过高导致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过快,是年底财政突击支出现象的原因之一。对此,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收得多,需要花,但也可以均衡地花。”他对财新记者说。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财政支出,超收超支,怪圈,打破,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