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专门经费聘请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建立“专家检查会诊、企业整改落实、部门监管执法”的监管机制。晋中市狠抓政府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责、履责、问责”三责教育,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聚焦山西】综合编辑:当前,晋中市上下认真深刻汲取“9·26”道路交通较大事故的惨痛教训,深入查找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狠抓责任落实,加大监管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安全基础,以抓落实、抓整治、抓管理、抓队伍、抓培训“五抓”为重点措施,倾力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确保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好转。 抓落实,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理念。10月22日,市政府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对“9·26”事故进行了剖析反思,部署了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随后,全市上下立即层层发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主抓,所有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领导干部和监管人员全部参加,掀起了“抓安全、抓落实”的学习和实践热潮。已在晋中市坚持近三年时间的每月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与“企日、乡周、县半月、市每月”的隐患逐月排查制度,共同组成了安全生产的“双逐月”制度。在近期进行的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行动中,“逐月”家族“再添新丁”,即逐月专项督查制度。就是由市安委会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各行业安全专家和执法人员共同组成4个市级督查组,每月底对各县(区市)安全生产进行专项督查,深入查找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一律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从而推动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抓整治,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晋中市紧紧抓住隐患排查治理和打击非法违法的整治措施,市、县两级共派出执法人员8万余人次,检查企业11771家,对非法违法行为从严从重上限处罚。两个多月来,全市已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3482条,已整改11124条,整改率82.51%,未整改的全部列入治理计划,专人督促整改。同时还坚持把“打非”作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重要手段,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百日大检查中共发现非法违法行为97条,停产整顿企业22家,关闭取缔企业29家。 抓管理,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晋中市高度重视安全监管机制的创新和管理,在组织市、县监管人员风险管理培训以及灵石和寿阳率先试点的基础上,建立科学防控机制。为实现日常监管不留盲区、隐患排查不留死角,逐步减少各类事故,晋中市还通过把网格化监管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目前多数县的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已正常运行,实现了由传统的“以人管人”向“电脑管事”、“制度管人”转变。 抓队伍,打好坚实过硬的监管基础。晋中市始终将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和经费装备保障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今年以来,在为市、县安监执法支队编制人员,建立了25支专业安全生产救援队伍,投资300万元购置应急救援指挥车和安全执法装备,拨付600万元,增加8个全额编制建立安全监管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府开展安全乡村创建要求,把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重奖重罚。划拨专门经费聘请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建立“专家检查会诊、企业整改落实、部门监管执法”的监管机制。同时,以效能问责为突破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监管队伍的责任意识。对因履职不力、失职渎职酿成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抓培训,营造“三责教育”的安全氛围。晋中市狠抓政府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责、履责、问责”三责教育,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今年持续不断地实施“双万人培训”。一个是组织市县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以及全市3万余家重点行业企业的班子成员开展了国务院23号文件和重点行业领域118条若干规定的学习培训。第二个是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三项岗位”开展培训,确保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目前,全市已培训2万余人。10月下旬开始,市、县两级政府及安监部门又开展了学习国发23号文件和省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的118条若干规定的大规模行动,并组织参加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将国家和省安全生产政策规定层层贯彻落实,直至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广大从业人员。
责任编辑:何智
推广:晋中市,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