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宏观角度 > 宏观经济 > 正文
10月贷款猛增存款剧减 银行深陷存贷比困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1/11/4 10:04:11     
  11月3日,知情人士透露,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10月份新增贷款有望接近2000亿。不出意外的话,今年10月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有望重演去年同期绝地大反击的架势。种种迹象表明,进入10月份后,货币信贷领域的“微调、预调”已经启动,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信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铁道部融资等领域。 

  11月3日,知情人士透露,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10月份新增贷款有望接近2000亿。此前有消息称,四大行10月份前27天新增贷款已达1400多亿,相当部分贷款投放集中在10月下旬。


  如此一来,10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有望超过5500亿。某国有大行授信部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年底之前(信贷投放)会有一些宽松,但目前银行并未收到明确的政策指示。”


  在瑞银(UBS)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看来,面对温和放缓的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困境以及依然处于高位的通胀水平,政府已采取了一些行动,为中小企业放松信贷条件、减税,并释放了不再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考虑到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表外资产活动的收缩,她预计四季度银行业每月新增贷款将超过5000亿。


  不过,对于2011年深陷存贷比考核战争的商业银行而言,现实或许不太乐观,继9月份存款同比少增7000多亿后,10月份存款流失或许更加严重。“10月份存款有可能再度下滑5000亿元。”11月3日,一位资深银行分析师表示。


  贷款“定向”宽松


  种种迹象表明,进入10月份后,货币信贷领域的“微调、预调”已启动,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信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铁道部融资等领域。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10月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有望重演去年同期绝地大反击的架势。


  譬如,对于近期传闻的铁道部即将获得2000亿融资支持,国有银行已经开始行动。“我们10月下旬刚刚给铁道部发放了60亿的贷款支持,估计年末还会支持一些。”11月3日,一位接近建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本报记者获悉,此番铁道部有望获得3000亿的融资支持,其中2000亿元来自于银行信贷,剩余1000亿来于发债。国开行、邮储等银行已经着手,有望拿下其中近1500亿元的信贷份额,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核实。


  铁道部3000亿融资支持,只不过是近期种种放松迹象的其中一个表征。种种迹象表明,进入10月份后,货币信贷领域的“微调、预调”已经启动,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信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铁道部融资等领域。


  过去两年银监会一贯重点整治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政策呈现出松动迹象。10月24日,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下一阶段银监会将重点推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并首次提到部分符合条件的存量平台贷款将可以延长还款期限或者展期一次。


  此外,温州中小企业问题等引起了中央的重视,要求中小企业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中小企业贷款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呈扩大之势,工行、交行等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达到37%和59%。


  此外,交行、兴业和民生等多家银行近期明确表示,争取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的发行计划。接近民生银行管理层的人士透露,该行正在申报500亿的小微专项金融债,如果顺利的话,11月份可以实施。


  10月28日,工行高管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经济放缓仍缺乏数据支撑,“货币政策还没有达到调整的拐点。”


  在同期举行的建行业绩说明会上,其管理层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年底,可能是中央对部分地区、部分特别紧张的行业放松信贷。但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措施和要求。”


  存款决战四季度


  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普遍都到了警戒线。“现在是大行有钱没额度,小银行有额度没有钱。”上述人士反映。


  对于三季度存款大“失血”的上市银行而言,四季度最大的挑战仍然在于负债营销。


  11月3日,某国有大行山西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刚刚向总行上报了4季度存款增长计划,“年底之前要止血,同时四季度再增加50亿,力保当地存款市场老二的地位。”


  据他介绍,9月份当地各家银行存款流失情况相当严重,工行9月末下跌约50亿元,农行跌了30亿元左右,中行微涨了1-2个亿,而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普遍都到了警戒线。“现在是大行有钱没额度,小银行有额度没有钱。”上述人士反映。


  此前,中信管理层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三季度配股完成后,该行将其年内信贷目标调至1600亿元。


责任编辑:雅思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存贷比,银行分析师,贷款政策,中小企业,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