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一片彩虹,寄一片希望。”2011年10月26日,由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大班委、慈善委员会主办,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协办,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承办的“彩虹行动”—— 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同学关爱未成年人公益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启动,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原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理事长兰宏生,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同学代表出席仪式并讲话。仪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秘书长谭朴主持。
原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理事长兰宏生首先对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同学关爱未成年人公益活动对工读教育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随后他对工读教育的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他说,一直以来,工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立足教育,科学育人”的教育宗旨,积极探索问题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和回归社会的有效路径,挽救了一大批处在违法犯罪边缘的问题青少年,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发挥了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工读教育注重从预防犯罪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不良心理,把学生的心理调适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但一些工读学校因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方面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各地工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彩虹行动”公益活动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全国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同学代表表示,开展公益活动是长江商学院和所有长江人“秉承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的优良传统,十六期同学积极参与公益实践、付出时间、贡献经验、奉献爱心,体现了长江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学们还表示,今后将继续为“彩虹行动”公益活动贡献力量,同时希望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彩虹行动”公益活动,共同关心和支持工读教育。
据介绍,“彩虹行动”公益活动项目旨在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和支持工读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健康成长,弘扬工读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此次先行实施的“彩虹行动”之心理疏导项目将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工读学生建立和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工读教师缓解工作及心理压力,促进工读学生和家长共建和谐家庭。
条件成熟时,“彩虹行动”还将推出社区拓展、技能培训、园丁激励等活动项目。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大班委、慈善委员会为“彩虹行动”之心理疏导项目捐资的20万元,将用于在长沙市工读学校、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建立心理教室,以及举办“全国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
接受捐助的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和长沙市工读学校的代表认为,“彩虹行动”公益活动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将大大改善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设施薄弱的现状,有助于丰富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学工作,有助于增强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和早期干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治效果。同时表示,严格按照项目规划采购心理教学设备,做到专款专用。
作为“全国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50多年来,遵循“用放大镜观察学生的闪光点、用显微镜发现学生的上进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德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成功教育、转化、挽救了7000多名问题学生。
2005年该校成立了”海淀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本校及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肖建国校长表示,要把项目资金管好、用好,并充分发挥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教学资源,全力以赴做好“全国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
据悉,由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大班委、慈善委员会资助的“全国工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将于今年12月份举办,届时将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工读教育专家授课,来自全国各地20多所工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将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接受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
仪式上,原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理事长兰宏生分别向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大班委、慈善委员会,以及长江商学院第十六期同学代表吴红心、荣继华授予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