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 特别关注 > 正文
成品油价市场化:寡头垄断下“伪命题”凸显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时间:2011/8/22 10:55:34     
由于消息的不透明性,中石油、中石化的国内原油开采一直不得而知。缺乏竞争的垄断必然造成成本不透明,监督不容易等问题,而市场化的竞争将会迫使企业公开透明地参与竞争,接受市场监督。  
由于消息的不透明性,中石油、中石化的国内原油开采一直不得而知。缺乏竞争的垄断必然造成成本不透明,监督不容易等问题,而市场化的竞争将会迫使企业公开透明地参与竞争,接受市场监督。

  接连数月,中国香港地区成品油价格频繁调整,内地油价却浑然未动。日前,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与社会监督员的座谈会上,对于公众提出的油价“涨快跌慢”问题表示,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定价机制由发改委负责解释,中石化愿意推进油价市场化。”中石化显然向公众摆明了“愿意降价”的姿态。
    著名财经评论人王海涛撰文指出,“这个意愿的实现,比较困难。”王海涛认为,我国成品油的上下游产业链,基本上在两个巨头控制之下,还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搞市场化,很可能就是两大巨头给出一个“成本”,然后再盯紧国际市场上某一个价格上下浮动。这样的所谓市场化,弊端显而易见,成本不透明,且没有充分的竞争,成本难以下降。很有可能,最终会导致成品油的价格比“市场化”之前更高。

  能源经济学者、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王海涛所说的“成本”问题。“公众关注的是,55%是从国际市场上买,还有45%是国内资源,成本和税可能需要解析一下,才能说明目前的国际接轨,国内部分是怎么接的。”林伯强表示。

  但是,由于消息的不透明性,中石油、中石化的国内原油开采成本一直不得而知。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按照各方信息估计约在每桶30美元到40美元之间。

  缴税方面,周修杰表示,按照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国内原油目前实行从量征税,不同地区的税率有所不同,普遍在8~30元/吨左右。同时自2006年开始国家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为40美元/桶,直至60每桶美元以上,征收比率从20%至40%不等。

  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国内石油的勘探和开采以及原油的进出口更是100%控制在这3家手里。周修杰认为,在维持当前中石油、中石化垄断的前提下,希望做到成本透明难度很大。
责任编辑:张冰馨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成品油价, 市场化, 寡头垄断, 伪命题,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