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投资 > 正文
台企掀起第二轮大陆投资潮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11/2/22 10:24:37     
在北京市丰台区双林南路,北京金旺世纪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瑞先正在建一座“北京台湾城”。  
在北京市丰台区双林南路,北京金旺世纪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瑞先正在建一座“北京台湾城”。

  “北京目前还缺少台湾产品,但台商投资的重点区域,正从珠三角和长三角转向北部和西部地区。”她指着项目规划图告诉记者,“这里将成为台湾之家,台商发展的信息平台,台湾商品进入大陆的第一个平台。”

  作为先头部队,台湾宝岛农副产品水果示范基地将首先入驻。而这座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北京台湾城”完全建成后,可以容纳七八千家台资中小企业。

  “郭总建台湾城的重要背景是,今年1月份起,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落地,400万台湾中小企业面临着拓展内地市场的巨大机会。”中华两岸产业联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陈光华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光华说:“台商在大陆做生意,目前还缺很多配套,不管是开店还是做贸易,成本跟大陆企业都不一样,很难单枪匹马站稳脚。”

  ECFA创造两岸合作良机

  早在5年前,郭瑞先便在北京注册了公司,并开始在双林南路建大卖场和写字楼。

  她表示,正是因为今年ECFA正式实施,看准台商和台湾产品大举北上的趋势,她才决心做“北京台湾商圈”。

  根据台商郭瑞先的定位,“北京台湾城”将以台胞的“生活圈”、“商业圈”等为主题,成为台资企业的综合性聚集区域。目前,“北京台湾城”项目规划已完成,计划分三期滚动开发,两年内全面运营。

  除了郭瑞先,内地企业也瞄准了台企借ECFA进军大陆市场的商机。

  位于天津开发区的天津原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全国首家台湾农产品销售集散分拨中心,将台湾优良农产品在北方各大城市进行分拨销售。

  该公司总经理詹毅介绍,以前台湾农产品主要从香港、福建等地经过二手经销商进入大陆市场,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台湾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影响商品质量。而ECFA框架协议对从台湾进口的水果等30多个税项降税,提升了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分拨中心的土建和硬件施工基本完工,预计今年4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辐射覆盖范围为北京、河北、辽宁、山西等地。

  各路人马搭建台企进军大陆市场平台的同时,数以百计的台企已经从ECFA中直接获益。

  1月18日,天津首票享受“零关税”货物在天津海关顺利通关。这批货物是由注册在空港经济区的台企天津罗升企业有限公司从台湾进口的688套机床用数控装置,货值超过54万美元。

  根据ECFA规定,天津罗升企业有限公司这批货物的关税税率由原来的5%降至零,为企业节省税款超过21万元。据测算,该公司每年大约从台湾进口4000万美元的货物,一年大约可以降税3000万元人民币。

  统计数据显示,ECFA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仅半个月,台湾方面就核准签发出口产地证明808件,向大陆出口金额约44亿元。

  ECFA带来了两岸商贸的快速增长,但陈光华认为,台企应当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很多台湾企业把ECFA当成了单纯的关税减免,以为只是农产品和水果有了更多的大陆市场,却没有看到ECFA的深意。”陈光华说,“实际上,以前台商在大陆只是做一点小市场,现在应该抓住机遇开始大布局。”

  大陆制造业嫁接台湾“软实力”

  陈光华表示,“二战”后,日本向台湾大规模输出管理、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这奠定了台湾产业基础。现在,大陆和台湾的产业对接也可以采取这种合作模式。“台湾的管理、技术、服务等‘软实力’有比较优势,大陆正好借此机会转化过来”。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连云港应该说是台湾企业的一个理想选择。”陈光华非常看好这个苏北城市的投资前景,并开始为推动台企赴当地投资而奔走。

  经工信部批准,连云港于2010年6月成立了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园区,其中特别设立了台港澳合作区。

  陈光华表示:“我们认为,大陆下一轮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大陆的新能源产业有希望成为国际性的龙头产业。这是我们选择连云港,把台湾企业引过来的原因。”

  经陈光华“牵线搭桥”,原计划在美国设厂的台湾美商风光能源开发集团公司(AA集团),目前已经入驻该园区。

  “AA集团有国际领先的垂直轴式涡能风力发电机技术,还有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都将在连云港落地,形成产业集群。”陈光华告诉记者,“仅AA集团带来的配套电池企业,包括台湾的和大陆的,就有上百家。”

  在连云港,中华两岸产业联盟发展促进会正尝试搭建中小企业辅导平台,实现包括政策、技术、管理、市场在内的孵化功能,引入台湾科研机构、咨询公司、人才中心等进驻园区。

  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的龙山文化产业园区,同样在中华两岸产业联盟发展促进会的推动下,变身为国家级的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而台湾知名的大型连锁书店诚品书店已有入驻意向。

  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台企把握住大陆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历史机遇。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监事长丁鲲华介绍,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的第一轮投资大陆热潮后,2000年以后到大陆的台企经营成本逐年攀升,加上国际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出现,有意到大陆发展的台企开始踯躅不前。

  丁鲲华认为,在大陆目前制造业的基础上,台商可以提供过去中小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从对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进一步要求,逐步扩及品牌建立、产品设计、广告宣传及销售渠道开发与经营。
责任编辑:雅思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台企, 大陆, 投资潮,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