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投资 > 正文
美国救市 A股独自暴跌加速寻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8/9/9 15:16:54     
 



    截至北京时间9日00:10,道琼斯工业指数大涨219.67点至11440.63点,涨幅达1.08% 

    截至北京时间9日00:10,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大涨205.60点报于5446.30点,涨幅达3.77% 

    香港恒生指数8日上涨860.99点,收于20794.27点,涨幅为4.3% 

    日经股指8日上涨 412.23点 至12624.46点,涨幅为3.38% 

    上证综指8日下跌59.03点,收 于 2143.42点,跌幅2.68% 

    ◆每经记者 毛晋楠 姜艳艳 

    昨日,大盘在早盘小幅反弹,但是跟风者寥寥,很快就展开新一轮杀跌。上海市场石化“双熊”领跌大盘,深圳市场则是万科、五粮液、泸州老窖、华侨城、中兴通讯、苏宁电器等拖累指数。收盘时沪市大盘大跌59.03点,收报2143.42点,跌幅为2.68%;深成指下跌260.2点,收报7004点,跌幅达到3.58%. 

    “可交换债券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失望情绪和观望气氛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位分析师如是说。 

    可交换债券实施存在三大难题 

    上周五晚,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被看作是证监会利用可交换债券控制“大小非”减持,缓解市场抛售压力的举措。 

    然而,这并未能稳定住市场。 

    “这毕竟是一个征求意见稿,而且推出较为仓促,实施的难度较大。”宏源证券债券行业研究员罗刚表示。 

    罗刚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研究,《征求意见稿》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信用风险很大,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没有明确资金的用途,仅仅是以股票进行质押。”罗刚表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运作是很透明的,募集资金用途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发行的主体也是优质的上市公司,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人,是非上市公司,这将给管理层的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 

    罗刚表示,第二个问题则是发行人的规模问题,根据规定,确定满足“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十五亿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的上市公司。而根据统计,符合以上条件的上市公司并不多,最多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限售股份可以用于发行可交换债;而考虑股东的资质情况,大约有600多家上市公司股票符合可交换债中用于交换的股票条件。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有2个左右的限售股股东可能符合发行可交换债的条件。罗刚认为,由于发行主体的规模较小,并不能真正解决上市公司大小非流通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输送问题,发行人可以在到期前压低股价,使得债券持有人不进行转股,从而实现低成本融资。”罗刚认为,《征求意见稿》并未明确转股价格修正、回售条件、赎回条款等,使得可操作性并不强。 

    渤海证券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时指出,由于实际满足发行可交换债的上市公司股东所持的限售股市值占全部限售股市值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而最终既符合发行资质又有一定发行动力的上市公司股东应当主要是公司的大股东等大非,因此发行可交换债券这种方式对于缓解小非的减持是明显缺乏有效性的。而对于大非来说,其减持的意愿本就不高,可交换债券的推出无非是为其增加了市值管理的工具。因此,发行可交换债对真正缓解大小非减持压力的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业内人士指出,可交换债券的推出也不可能限制大小非的减持,仅仅是将减持的时间推后或者分散,无法改变大小非减持的总量。 

    周边股市大涨 A股独自神伤 

    对利好麻木,对利空敏感,成为A股市场近期走势的明显写照。 

    9月7日,美国政府紧急宣布接管“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令全球金融市场暂时舒了口气。美国政府意欲用3000亿美元解 “两房”之困,提振了市场信心。 

    这一消息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利好刺激。截至昨天下午收盘,亚太地区股市上涨明显——韩国股市跳升5.15%,而日本股市大涨3.4%.此外,昨天澳大利亚股市尾盘上涨3.2%,新加坡股市大涨3.9%,印度股市也上扬3.9%. 

    但是,全球性的重大利好并没有给积重难返的A股解困。昨天,虽然金融股盘中小幅表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出现了红盘收尾,但大势已去的A股仍旧以下跌作为反馈。A股市场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怪物”——当全球出现利好消息时,A股往往无动于衷;而当周遭出现利空消息,A股却会反应过度,甚至会以更深一步的下跌表示回应。 

    “美国政府接管‘两房’肯定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美国政府此番以政府信用作为最后底线为两房背书,是以政府信用作为最后底线,将两房的债券等同于政府的国债,不但对于持有两房的债券持有者有利,更有利于次贷危机的稳定。 

    “但是美国政府的出手,也意味着次贷危机的深入”尹中立表示,两房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反危机的产物。“两房”最初也是国有化的,但在逐步发展中变成了私有化公司,如今再次重启国有化,与美国正统的市场派思想相抵触。但也正是这种抵触,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尹中立认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A股的涨跌没有直接关系——A股的暴跌主要是和一些内在制度相关:“不合理的制度因素导致股市出现了暴涨,而下跌是对此前上涨的报复性反应”。
责任编辑:吴桐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救市, A股, 美国, ,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